趕時間,怎麼辦?

現代人總是匆匆忙忙,手邊這一件事還沒做完,就同時在準備安排下一個行程。(像我現在想要在一小段時間內把這篇文章趕完的同時,其實電腦螢幕又開了好幾扇窗,回覆這個那個訊息。真是羞愧啊。)

捫心自問,要完全避免掉匆匆忙忙的情境,幾乎是不可能的。碰到這種狀況,我們難道就只能氣急敗壞地東趕西趕嗎?當然不是這樣子的,有些竅門可以練習,可以讓我們比較輕鬆一點地趕時間。

什麼竅門?

以走路為例,Karen Evans 老師是這麼說的:如果你知道好好走路要注意哪些事情,你大概就知道,要加快腳步有什麼祕訣。

什麼意思?

如果平常走路的時候,正頭頂能夠輕鬆維持向上延伸,肩頸可以放鬆,背不拱,也不特別挺胸翹屁股,那麼,需要加快腳步的時候,還要特別留意其他什麼地方嗎?

答案是:一樣啊。和平常走路一樣的方式,不一樣的,就只是雙腿移動快一些罷了。(這回答聽起來還真有點禪意啊。 XD)

要提高速度,不需要臉紅脖子粗,不需要全身肌肉繃緊,不需要下巴抬得高高的而壓迫到後側頸椎。

這帶點禪意的答案,背後蘊含的意思是:我們可以不要因為趕時間,就被相關的緊張情緒綁架。再講得誇張一點,即使要趕時間,還是可以輕鬆、自在地,趕時間。

「表面上看,彷彿緊繃是問題,而瑜珈是解答」

「表面上看,彷彿緊繃是問題,而瑜珈是解答」,事實上呢?如果你只是帶著舊有的習慣站上墊子,下課之後,說不定你會帶著更多的緊繃離開。Cecile Raynor 老師說得很好,「很抱歉,再昂貴的器具也沒有辦法幫你重拾你所需要的精確的體感。」

每個人身上都帶著數不清的習慣,使用身體的習慣,思考的習慣,與他人或者與自己相處的習慣。有些習慣自己很容易察覺到,有些還蠻不容易的。

很多人一開始只是想「運動一下」、「伸展伸展」、「在室內動一動流流汗」,而來到瑜珈教室。慢慢地學了一個又一個動作,容易做的、不容易做的。一不小心,伴隨著舊的習慣和新的習慣、意識到的和沒有意識到的習慣,這些動作帶著我們一堂課一堂課走下去。似乎瑜珈課就是在這些動作的串連中開始然後結束,似乎瑜珈課的目的,真的就只在這些體操似的運動罷了。

回想看看自己是怎麼站到墊子上的。在看起來很輕鬆的動作中,自己的呼吸是不是變得更平順、更舒暢,在表面上輕鬆的動作中,隱微的緊繃在哪裡?隱微的壓力在哪裡?在看起來挑戰性很高的動作中,情緒與思考如何轉變,肌肉與肢體上的直接反應又是什麼狀況?呼吸是不是不自覺地發生變化?如何變化?

很可能,在墊子上的過程,我們很專注在自己的呼吸、自己使用身體的方式,但在時間比例遠遠更高的日常生活中,我們是不是完全忘了自己?

回到最簡單的站立姿勢吧(要不要冠上 tadasana 的名字一點也不重要,沒有瑜珈墊也沒有關係),感覺到什麼?哪裡?哪些身體部位察覺到什麼狀態?狀態在慢慢變慢慢化嗎?正面的身體、背面的身體,上半身、下半身、左邊、右邊,體表的、體內的。心跳、脈膊、呼吸的情況如何?有什麼東西在流動的感覺嗎?流動到哪裡就阻滯了呢?

換成躺平之後呢?換成半躺(躺下之後屈膝雙腳著地)呢?一段時間之後,再回到坐姿,又有哪些變化呢?坐在地上、坐在瑜珈磚上、坐在椅子上,有哪些不一樣?想伸伸雙手、雙腿嗎?想站起來還是想躺下去?想打開胸口或者想捲起身體?想繼續動作或者想暫停下來?有什麼東西在身體表面在身體裡面在軀幹在頭顱在四肢在四肢末梢流動的感覺嗎?流動到哪裡就停止了呢?

呼吸還在嗎?在哪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