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珈食譜能當SOP嗎?

記得剛剛要開教室的時候就有朋友建議,「要不要做手機 app?」、「要不要錄影,做線上教學?」然後真的還有人真的來邀約,要找我一起去錄影,當示範教學的老師(還是模特兒?)。

天啊。我這種德性,這種程度,拍影片?能看嗎?(朋友們看了鐵定說,「假的,我的眼睛業障重啊!」)

會重新想到這事,是因為不久前又聽到認識的朋友,在家裡照著網路上的影片還有手機教學軟體做運動,結果怎麼受的傷,自己也搞不清楚。就如同幾年前鄭多燕正當紅,多少人就在家裡,DVD 一放,三十分鐘跳下來,可能滿身大汗非常暢快,也可能拉傷肌肉、扭傷膝蓋或者其他關節。(可參考新聞報導:「瘋學鄭多燕 一堆人扭到膝、傷到腰」「TABATA 4分鐘「瘦一身」還是「傷一身」?」,坊間也有諸如《健身毀了我的身體》一類書籍,也可酌情參考。)

其實書籍、網路、軟體等等不同載體所呈現的示範也好、教學也好,都可以是非常好的學習工具,如果小心安全使用的話。像是 BKS Iyengar 的《瑜珈之光》,像是 Gregor Maehle 的 Ashtanga Yoga(無敵詳細的講解!),Leslie Kaminoff 與 Amy Matthew 合著的《瑜伽解剖書》,或者比較平易近人的 Yoga Journal 分門別類的動作介紹,都是很好的參考書。我自己練習、學習的過程,除了在幾個教室上過一些課之外,這些書籍、網路資料都是讓我非常受用的寶藏。

但是,每個人的狀況都不一樣。

沒有人是照著教科書上的描述來發育、成長、生病、受傷的。每個人都有每個人不同的狀況,天生的骨骼結構,後天的成長環境、逐漸培養的習性都各有不同。有的人(暫時)適合強力一些的動作,有的人(暫時)適合舒緩一點的節奏,而且,光是「強力一些」或者「舒緩一點」這種形容詞,在課堂上,我可能都得花個一二十分鐘或者半小時以上的時間,才能比較確定同學清楚接受到我的訊息。


pix source


pix source

這也是我不太喜歡在網路上寫瑜珈教學、分解動作、「瑜珈食譜」的原因。網路上有太多文章,例如說,教讀者從步驟一到步驟十,從這個動作到那個動作,最後就可以完成孔雀羽毛式(pincha mayurasana)或者單腳鴿王式(eka pada rajakapotasana)。這樣的學習過程,一不小心,我們就忘了,我們的身體,和示範照片裡的老師(通常年輕、柔軟度好,或者可能練習了好多年),是不一樣的;一不小心,我們就忘了,去品嘗一個一個動作的滋味(甚至是動作的「後勁」、「餘味」);一不小心,我們就忘了,這個動作除了這樣的進入方式,還有其他一百種可能性;一不小心,我們就忘了,那個所謂的「完成式」,或許根本就不是適合我們的藥方,根本不是適合我們自己的目標。(話說回來,「完成式」真是個有夠糟糕的字眼,好像沒做到某種狀態,動作就「不到位」、動作就「沒完成」。這真是瑜珈世界裡最該被立刻刪除的慣用語之一。)

如果要自己做飯來吃,參考各種食譜當然是好事。但要記得,食譜是用來「參考」的,食譜不是烹飪過程的標準,也不是 SOP。喜歡不喜歡吃辣、適不適合吃辣,這種事,難不成還可以有「標準」可言?巧婦、巧夫,或者厲害的廚師,應該可以看著食譜,依照自家冰箱的條件,變出自己愛吃又好吃的菜色,而不是被食譜上的一茶匙、20 CC 這些字眼牽著鼻子走。

有些時候,朋友或者不熟識的同學在網路上詢問,「老師,我這裡受傷,我那裡不舒服,要做什麼動作才會解除疼痛,要做哪些動作才會覺得舒服?」同學啊,不是我不願意幫忙,而是我可能根本不認識你,既沒看到你的身體、你整個人的狀態,沒辦法進行基本的互動來確認受傷的情況,哪有辦法網路問診就隔空抓藥開方呢?即使去看中醫,醫生最起碼也還得「望聞問切」,還得「辨證論治」吧。

(舉個例子來說,減肥該怎麼減,網路有名的中醫老師 JT叔叔前兩天剛貼了篇蠻長的文章,針對高矮胖瘦不同體質的調養給了不同的建議。看看人家光是「痰肥」、「水肥」、「肉肥」、「下體肥」、「帶脈肥」、「胃凸肥」、「全腹肥與內臟肥」等等區分,一般人都會昏頭了吧。這才是證狀、症狀的區辨分別啊。對了,文章裡頭有警語,「我接下來講的,都當你是已經藥用得熟練的人,外行人如果玩死自己,我也懶得管了哦」,可別置之不理哦。)

我最怕那種「如果有這種症狀,那就吃這種藥方」的解題辦法,偏偏市面上這種解法最是流行。「五種動作解決你的下背痛」,「三個步驟,保證一夜安眠」這類標題吸睛、內容農場式的文章,大家一天到晚在臉書、Line 上頭分享。因為方便、因為簡單,反正自己也不用花時間、力氣、精神、腦筋思考、動手動腳,「可是他們說這樣會有效啊!」套句佛陀的話來說,如果唸咒、祈禱就有效的話,世上還會有窮人、醜人、病人嗎?

那怎麼辦?

偶而吃點速食麵、零嘴沒什麼關係啦,只是最好能提醒自己記得,肚子餓了,還是得吃正餐(「正餐」該吃什麼好,不同門派、不同系統,各有不同的建議,我自己是一餐大概都得兩碗飯才會飽足啦),別把「保健食品」當食品,也別把「藥物」當飯吃。吃進肚子裡之後,也記得要好好觀察、感受看看這些食物造成的效果。

就像在瑜珈的練習過程,也一直提醒自己,真的去體驗這些動作,動作的不同作法,到底給自己的身體、精神帶來什麼樣的變化。抱著這種心態來看不同的參考書,不同的「食譜」,不管功力是不是就真的能突飛猛進,至少練的過程有趣多了。

細節搞定了,尾巴自然就高興得翹起來囉!(誤)XD


青銅打造的下犬式。圖片出處

仔細看看這條狗。他的伸展看起來很自然,他的上肢和下肢在一定程度的張力下,造成了一種新的平衡。他可能覺得整個身體的狀態都還蠻舒服的,最後,他的尾巴很漂亮的呈弧線上揚。

我們的構造和四足動物有些差異,當然不需要去模倣狗的一切細節。但我們在下犬式(或者任何其他瑜珈動作,其他不是瑜珈墊上的日常動作),是不是真的可以觀察、體驗到不同部位的感受,這些細節的感受,是否能夠和平順的呼吸統整在一起,是否真的能夠讓我們感覺到舒適與穩定?

可能我們的背部、兩腿的肌肉、筋膜都很緊繃,在下犬式裡不容易輕鬆伸直,怎麼辦?就先彎曲膝蓋吧,讓背部、兩腿的肌肉不致於過度緊繃。有很多同學擔心腳跟因此就踩不到地。踩不到地就踩不到地吧。不急。很多時候一急,腳跟硬是踩到著地板,整片背就只得高高拱起,骨盆也只能不自主後傾(backward tilt)。反過來說,如果能夠先彎曲膝蓋,先不計較腳跟踩不踩得到地(但要小心,不是要踮腳尖哦,可以的話,想像自己在臀部提高的同時,腳跟仍然微微下沉),我們就有比較充足的空間、力氣,去調整自己的骨盆,讓脊椎、整片背部的感受柔順一點。

另一種下犬式常見到的狀況,是拼命壓迫胸口往地面下沉,兩片肩胛肩中間的區域縮到最小。通常我會請這樣的同學試著彎曲手肘,讓肩關節連結到的上手臂骨、肩胛骨、鎖骨(以及相關的肌肉群)都能稍微活動活動,再請他們比較看看,胸口往下壓,和放鬆胸口這兩件事的區別。或者請同學試試看,輕輕往左右轉轉頭,輕輕抬頭然後點頭,感覺自己脖子前後左右側的肌肉的狀態,釋放掉不必要的肌肉緊繃。

在練習瑜珈的世界裡,不少人喜歡談整合。動作和呼吸的整合,身心的統合等等。Leslie Kaminoff 老師講過一句還蠻直接的話:

在能夠清楚區辨不同事物之前,是不可能談什麼整合的;對多數人來說,要清楚區辨不同的事物,絕不是能輕鬆辦到的。大多數人可能連自己的肩胛骨和上背部的感覺都沒辦法分清楚呢。

那能怎麼辦?別急,慢慢來,一步一步來。還站不穩,就先練習站穩,別急著要走。還走不順,就好好練習怎麼樣才走得順,別想急著就練習跑跑跳跳。

一個又一個不同的瑜珈動作,都是非常好的工具,讓我們有機會認識身體的不同部位,以及在各種不同的條件下引發出來的效果(舒適、不舒適,通暢、不通暢等等),所以我們會分別練習站姿、坐姿,前彎、扭轉、後彎、倒立等等不同的動作,而且我們也試著以不同的方式進入動作,以不同的方式停留在一個姿勢裡,以不同的方式離開動作。

創造不一樣的可能性,讓自己更有機會認識清楚自己,自己身體的具體細節,慢慢的,我們就有機會品嘗到沉靜下來,和自己的身體、心情、思緒好好一起相處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