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病,這種症狀,要做哪種瑜珈動作?

在瑜珈教室,在臉書,在 Line.app 上頭,常常會碰到同學或者朋友問一種問題:「我這裡那裡不舒服 / 我得了這種那種病 / 我出現這種那種症狀,所以我該做哪種瑜珈動作?」

在網路上(或者在書店裡也一樣),龐雜巨量的資訊在告訴每個自覺或者不自覺身心不適的人,「十二個瑜珈動作化解肩頸痠痛」、「每天十分鐘做六組動作,三個星期建立穩定的核心」、「情緒低落?來試試這套三十分鐘的瑜珈練習吧」、「利用正念(mindfulness)來對付負面情緒的三種技巧」。

市面上永遠會有這些文宣廣告。這些文宣廣告也會持續有一定的觀眾來捧場。

把一個一個活生生的人,化約成某種疾病或者症狀,去除掉這個人的日常生活、飲食作息、情緒感受、價值觀、信仰、信念等等再重要不過的脈絡,只看病或者症狀,不看人,才有辦法說,「下背痛,那就做 A, B, C 這幾種動作」、「呼吸不順,就要練習腹式 / 橫膈膜 / 胸式呼吸」、「關節炎就這幾個穴道針下去就好了」、「失眠?那就 4-7-8 呼吸、喝個兩帖酸棗仁湯 / 柴胡加龍骨牡蠣湯就 ok」。

那到底該怎麼解除這些症狀或者不適的感受?

開教室的一年多來,有幾位和我年紀差不多的朋友,從平常完全不運動的狀態開始,慢慢變成一個星期來上兩堂瑜珈課。偶爾他們也會和我分享一下體重減輕、精神變好、體能狀態改善等等心得。

一個星期一兩次瑜珈課,能有多大的功效?很難講。如果原本的日常生活就缺乏筋骨活動的話,光是一堂瑜珈課的運動量,說不定就已經有很強烈的感受了。

但是真正厲害的還不在這裡。

一位朋友因為一個星期來上兩次晚上的課,推掉了一半以上的晚餐應酬聚會,一陣子之後,其他不上瑜珈課的晚餐,也習慣吃得簡單一點。這位朋友說,「而且下了課散步回到家,洗完澡之後就差不多就想直接放倒了,也不想再吃宵夜,也不想再一直上網了」。

這才是我覺得「真正厲害」的地方。

不只是某一套伸展上背或者下背的動作,不只是某種鍛練核心力量的奇技淫巧,不只是呼吸時間延長或者速率變化。

然後可能某一天,和某個兩三年沒碰面的老朋友相會的時候,被指出「你的臉色看起來很不一樣了耶」;洗澡或者照鏡子的時候,靜靜坐著喝杯咖啡或茶或酒的時候,或者任何再平常不過的家事活動,忽然發現,「咦,以前下背或者肩頸的習慣性痠痛,這一陣子好像不見了?」

整個人慢慢調整、轉變,說不定某些我們本來認知的「症狀」,也就在這樣的過程中,「不知不覺」跟著轉化了。這種解法,效果未必顯而易見,但可能比「做三個五個瑜珈動作」等級的處方,來得更持久、徹底。

倒立到天荒地老?

曾經很好奇,到底手倒立可以停留多久?上網查了到一些資料。

有位十八歲的年輕小姐的手倒立停了將近兩分鐘,底下的回應就有人說了,「這才不是世界紀錄呢!Whitney Bjerken 的紀錄是兩分十九秒!」

再查了一次,哇,練體操的小女孩,還一邊倒立一邊唸著可愛的繪本書,停了超過兩分鐘。(也可以順便看看這小朋友在自家廚房中島上輕鬆地進入手倒立,以及各種手倒立變化。)


photo source

那世界上最久的頭倒立呢?2015年的「國際瑜珈日」,一位四十一歲的瑜珈老師(教學有十五年經驗),他的頭倒立紀錄是六十一分鐘。

這只是我隨手簡單查詢網路的結果。手倒立和頭倒立的長時間停留紀錄,剛好分別是年輕女孩(還有小朋友)和年紀大一點的叔叔。(再花多一點時間查詢的話,我相信還有其他的案例,但手倒立和頭倒立的「最長時間」約莫就是這樣的比例吧。)

大概可以這麼說:手倒立通常不太可能停留太久,而頭倒立說不定可以停久一點的時間。兩隻手掌建構起來的支撐基礎,相對來說比較不夠穩定;而背後的更重要原因,則是因為人類經過漫長時間的演化,主要支撐身體已經是由下肢和腳掌來負責,而手掌則是變得更擅長於需要精細調控的抓取動作。頭倒立的「地基」比手倒立大得多,但人類的頭(以及頸椎)也不是設計來承載重量的。雖然比手倒立看起來更容易「長時間」停留,卻也不見得就是停愈久愈好。

那為什麼許多人練習了一段時日之後,都會想要嘗試倒立的動作?

說不定是因為看過老師示範,說不定是因為看到網路上的照片、影片,說不定是因為想要自我挑戰,說不定還有好多其他原因。

(當然,完全不想要練倒立,也是有些原因的:安全的考量,或者擔心、害怕。)

平常在一般瑜珈課上,我比較少帶同學做倒立的動作。因為在幾十分鐘的一堂課裡,要仔細講解,又要讓大部分同學都做足該做的準備,實在有點匆忙。(所以才會辦個 workshop 來玩,在時間相對充裕的條件下,一步一步慢慢來。)

我常常在上課的時候講,手倒立比較像是源自於北歐的、現代的、體操的動作,而頭倒立大概比較像是「傳統」的瑜珈動作(有可能練習到停留長一點時間,在動作裡享受穩定而輕安的身心狀態)。但這麼說,絕對不表示我認為頭倒立和手倒立哪一個「位階」比較高,或者比較「厲害」。

除了倒立整體上來說,促進氣血循環、翻轉習以為常的視野這些優點之外,手倒立和頭倒立有不同的益處,也有各有不同的風險(世界上又有什麼事情是絕對沒有風險的呢?)。不同的動作有相輔相成的學習效果,也有各自該特別留意的細節。

人活著就得動,每天好好動一動,活著會舒服點。活動的方式百百種,不一定非要瑜珈不可,但瑜珈的確是個不錯的選擇。練瑜珈也不一定得練倒立,但在安全的情況下練習倒立,也的確會有很好的收獲。

不論如何,練習的心態上真的要小心,不論是看起來很困難或者簡單的動作,都別落入「瑜珈比賽」的陷阱:更快、更久、更厲害、破(自己的或者全世界的)紀錄。

緊繃的相反詞是鬆弛,還是舒服自在?

為什麼要上瑜珈課?為什麼要做這種那種伸展動作?因為覺得「緊繃」嘛。覺得緊繃可能有各種原因:沒睡飽,沒休息足夠,沒吃好;工作壓力,心情不好;姿勢不適當;肌肉、筋膜彈性不足,受傷等等。

好吧,來伸展大腿小腿,來伸展前胸後背,來伸展這裡那裡。有時候有效,有時候沒效。

我想起某位老師講的笑話。

有同學在瑜珈課學到一種神奇的概念:後彎,打開胸口,可以讓人覺得精神振奮,心情變好。這同學家裡的貓,近來似乎不知道怎麼了,有點萎靡不振、意志消沉,逗貓棒在面前晃半天,別說跟著追,連抬起頭多看兩眼也沒興緻,於是這同學便「幫忙」貓咪做了幾個後彎的動作。

無辜的貓並沒有因為被迫「打開胸口」而感覺到「開心」。在瑜珈教室裡,你是不是也常常扮演這種無辜的貓的角色?不明究裡地強迫自己擺出種種姿勢,伸展天知道在哪個部位的肌肉或者其他軟組織,想盡辦法像動作看起來誇大一點,漂亮一點。

解除緊繃不一定得這麼做。

姿勢不適當,得先看看到底自己到底是怎麼使用(折磨?)自己的身體,才有辦法改變舊有的使用習慣。沒休息足夠,得想辦法爭取時間休息,得學習有效率的休息(例如,constructive rest)。

大概每個人都希望能夠輕鬆活動,但練瑜珈的朋友,一不小心,就從「希望能夠輕鬆活動」、「希望能夠解除緊繃」,而變成「希望能夠做到更大範圍的動作」(像是劈腿,或者兩腳掛在頭後面,或者下腰之後兩手抓到兩腳甚至兩腿)。於是,本來是想讓身體放鬆的伸展動作,竟然就變成了另一種製造緊繃的根源。


photo source

連接骨頭與骨頭的韌帶,主要是用來強化、保護關節的 穩定性,避免受傷。過度鬆弛的韌帶,保護的效用就大幅降低。(關節的可動範圍過大,可能暗示韌帶已經過度鬆弛,也可以說明控制的能力不夠。)

活著就得動,而且最好是能夠輕鬆活動。適度的運動、伸展,讓身體能夠有足夠活力(是啊,還是得有些適度的肌耐心訓練),自由自在、輕輕鬆鬆做該做的動作。

解除緊繃的策略,瞄準到底的是鬆弛,或者舒服自在,可得小心選擇哦。

看起來很簡單的,和看起來很難的

有些事情看起來很簡單的樣子,簡單到我們連正眼多看一下都覺得浪費時間,覺得無聊,即使被迫必須真的親身操作演練,也激不起一絲成就感。

有些事情看起來就很困難的樣子,困難到我們看到在別人身上發生的時候,會目不轉睛,想要自我挑戰,或者想著,「唉,我這輩子是不可能做到這種程度啦」。


pix source

大概有不少的人會認為,像上面圖裡的動作「單腳鴿王式」(ekapada rajakapotanasana)是很困難的。在 B.K.S Iyengar 的《瑜珈之光》裡,動作的難度分級,最簡單的是一級,最難的是六十級;單腳鴿王式的難度標示是 28 級。(一定有人想問:什麼動作是《瑜珈之光》裡標示為非常困難的?舉例來說,「舞王式」natarajasana 是 58 級,但非常多年輕人根本不費吹灰之力就能做到這動作。看起來真的很恐怖的「雙手抓腳輪式」tiriang mukhottanasana,難度標示是最高的 60 級。可以看看畫面,千萬別隨便嘗試!)

(既然提到了《瑜珈之光》這本名著,就順便提一下,「頭倒立式」的難度是四級。常見的「下犬式」是五級。也就是說,頭倒立沒有那麼可怕啦,而且,如果「更困難的」下犬式我們都天天在練了的話。。。)(是說我也覺得下犬式真的不容易啊。)

哪些事看起來簡單,哪些事看起來困難,標準自然是人人心中各有一把自己的伸縮尺,該怎麼量就怎麼量。B.K.S. Iyengar 有他的體會,有他的學習歷程。正如每個人也都有自己的生命史,她覺得難的,我不一定覺得難,她覺得容易的,對我來說也可能是 Mission Impossible。

山式(tadasana)或者「站椿」看起來簡單多了。


pix source

看起來。

「大成拳」(又名「意拳」)的創始人王薌齋(1890-1963,師承形意拳老師郭雲深)在《大成拳論》裡說過,「要知拳真髓,首由站椿起」。這位王先生是這樣講解站椿要領的:

站樁,即立穩平均之站立也。初習為基本樁。習時須首先將全體之間架配備安排妥當,內清虛而外脫換,鬆和自然。頭直、目正、身端、頂豎、神莊、力均、氣靜、息平,意思遠望,髮挺腰鬆,周身關節似有微曲之意。掃除萬慮,默對長空。內念不外游,外緣不內侵。以神光朗照巔頂,虛靈獨存。渾身毛髮有長伸直豎之勢,周身內外舒適挺撥。覺如雲端寶樹,上有繩吊繫,下有木支撐。其悠揚相依之神情,喻曰空氣游泳,殊相近也。

「站椿,即立穩平均之站立也」,拿到瑜珈體位法的世界來說,大概就是說,Iyengar 系統裡的「山式」(tadasana)(整個人要像山一樣那~摸~穩定),就是 Ashtanga 系統裡的 Samasthiti(sama 就是平等、平均之意,sthiti 指的約莫是建立、維持[某種狀態])。

光要練到「上有繩吊繫,下有木支撐」就不是那麼容易的事。看起來簡單,多半都是因為我們只是匆匆一瞥,看不出個所以然來,只從最粗的形狀上判斷,才會把複雜、神奇、奧妙的事情,誤認為簡單平凡。

以前在大教室繳錢當學生的時候,最喜歡去上還不認識的老師的基礎課,每一次都是有趣的旅程,看一位一位老師如何介紹他們心目中的「基礎」,總是帶來滿滿的收獲。同時還讓我能以某種自以為是的角度,快速地認識新的老師。

現在每天在教課,最喜歡教的,也就是基礎課。(謎之音:反正自己也做不到單手手倒立,或者兩條腿掛在脖子上的「高難度」動作,教來教去,也就是這些「簡單的」。)我們不太可能在基礎課一次站椿站個半小時(下次來試試? XD),但如果可以的話,我會挑出各種看似簡單的動作,像是單腳站立的樹式,和同學一起玩玩簡單裡的不簡單。

我知道,很多同學會跳出來說,「樹式才不簡單呢,我根本就站不穩呀」,但也有同學心裡偷偷念著,「怎麼又是這無聊的樹式」。對我來說,這種情況剛剛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挑戰。

地面上少了一隻腳,怎麼平衡站著?繼續站立的腿、腳,能不能像原本一樣穩定?即使比較有經驗了,看起來可以站得比較穩定,還是有很多好玩的地方:慢慢觀察自己的骨盆、胸廓、軀幹、脊椎、頭顱究竟有多歪斜、多扭曲。試試看,能不能細細調整,把歪斜、扭曲的身子拉長、拉直一點。

在看起來不太平衡的條件下,觀察自己的不平衡,改變自己的不平衡,創造新的平衡。在樹式裡找到山式;在樹式裡,建立山式。

前面的王老先生還提到「內念不外游,外緣不內侵」,在山式,在各個瑜珈動作都可以持續練習,當然也可以來靜坐課慢慢摸,慢慢磨。

說不定哪天我們練著練著,會根本忘了在練的動作看起來簡單或者看起來很困難,會忘了在上的是瑜珈課還是靜坐課,會忘了停留著的是站立的山式或者盤坐的蓮花式。

耐心,耐性

很久以前,還沒有電腦,沒有網路的時代,想要找資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人得到圖書館裡面,先查書籍的目錄卡片,找到可能有答案的書,有些館藏還得先填寫借閱單。書到手之後,翻查目錄頁或者後面的索引,讀著讀著本來以為好像快找到答案了,沒想到一翻到參考書目,卻又發現更多意想不到的線索。筆記本在旁邊,一條一條資料抄寫下來。

一兩個小時或者一天就這麼過去了。表面上好像沒什麼進展,甚至一點收獲都沒有,但整個過程還是讓人興味盎然。因為心裡面有目標,就算模模糊糊、隱隱約約的,就算是匍伏前進,有一天,總是有可能爬得到吧。

剛開始在瑜珈教室練習,才五分鐘我就喘了。旁邊的同學可以一大步往前跨,甚至兩腳一起前後彈跳,伏地挺身也似的動作緩緩趨近地面、優雅地停格。老師示範的前彎、後彎都那麼深,實在沒辦法想像自己還要練多久才可能稍微像那種樣子。

說不急是騙人的。我也想趕快做到這個那個漂亮的動作啊。

就像所有的平衡動作,就是會讓我們不太習慣而失去平衡(想想看自己剛剛開始練習單腳站立動作的情況),也因此,我們真的在重新學習、練習平衡;這些讓我們心急、失去耐心的練習,可能正是讓我們重新認識、體驗、培養耐心的契機。

一般成年人大概都花了一二十年(或者更長的時間),一點一滴地學到各種奇怪、扭曲、不平衡的身體習性,要用「逆向工程」(reverse engineering)的態度拆解開來,真的是很不容易,很耗時間的事;三五個月,半年一年能開始慢慢察覺到身體的變化,幾乎都可以算是「賺到了」。

隨便一個前彎動作(uttanasana 或者 paschimottanasana),表面上看,可能有上下背、大小腿後側的緊繃,還有筋膜,還有髖關節,還有髖關節內收肌群的配合,還有身體的其他相互連結的部位,還有進入動作的方式、還有呼吸的狀態,還有腦子裡的想法、記憶、心態、情緒等等數不清的條件。

這麼多複雜的事情混在一起,別急著找單一的原因。別因為某種解法「最快速」、「最有效」而雀躍(效果可能來得快、去得也快),也別因為某種解法沒辦法帶來立即的成效,就直接打入冷宮。

keep-practicing

我們生活在一個沒有耐心的社會裡。所有的事都得迅速搞定,要盡快看到結果,不然的話,我們很快就沒興趣了。這是因為我們沒耐心的程度,已經到達連耐心是什麼都搞不清楚了。當別人對我們說要有耐心一點,我們總是認為,這表示我們不應該關心事情的結果、我們不必那麼拼命練習、我們應該就讓事情順勢而為,會怎麼樣就怎麼樣吧。我們認為耐心的意思指的就是不用堅持、不用努力,好像有耐心的人就是無憂無慮、不用負責的人,不管事情如何蜂湧而出或者結果如何,都覺得無關緊要。

這不是耐心(khanti)的意思。耐心指的是緊緊地抓住練習的目標不放,不論要花多久的時間才能達到結果。換句話說,堅定地練習下去,不急躁,沈著穩定地一直練習下去。(Thanissaro Bhikkhu, Patience)

真是很硬、很不吸引人的話啊。但練靜坐是這個道理,練動作是這個道理,練任何想真的練的、值得練下去的,大概背後都有這樣的硬道理。

需要喘口氣,讓讓自己喘口氣吧。喘完氣後,嗯,就再繼續練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