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自己,還是讓自己被別人看?

練 asana,練得愈來愈能往自己裡面看,或者讓別人看到自己愈來愈好看?

自拍照沒什麼不好。但是不是也能試試看,暫時閉上眼睛一下,看自己能看到多深的自己,平常不想多看一眼的那些部分,平常得不到自己關愛眼神的那些部分。肌肉的最深處,關節的最深處,記憶的最深處,快樂或都痛苦的最深處。不拿手機,不用相機,試試看能不能拍下這些照片,貼在腦海裡的塗鴉牆,仔細地看。像是觀想印度或者古代或者有名的什麼上師的畫像一樣,像是看好看的電視劇電影演唱會一樣,像是小朋友把玩剛入手的新玩具一樣,仔細看。看個仔仔細細,任何一處小細節都不放過。當然可以給自己按個讚,然後自己深呼吸一口氣,祭起自己內在的 agni,一把火化了這腦海裡的塗鴉牆的照片。要搭配兩三聲 om 或者什麼好聽的 mantra 都請隨意。

我們敢看自己嗎?我們有能力看自己嗎?還是我們寧可讓別人看,寧可多聽兩句自己也知道只是客套的讚美話語。

看自己,還是讓自己被別人看?

Sonny Rollins 談瑜珈

「每次演奏應該都會呈現出不同的樣貌,這就是即興,爵士樂本來就是這樣子的。」

爵士樂手 Sonny Rollins 在樂壇享有盛名,不過很多人並不知道,他很早就對「瑜珈」很有興趣,也一直在研讀相關的印度哲學。他甚至編寫過一首名為 Patanjali 的樂曲

美國國家公共廣播電台(NPR)的採訪記者問 Sonny Rollins:「我知道瑜珈非常強調呼吸的重要性,這對薩克斯風樂手的技巧可能很有用。不過你覺得瑜珈對你的演奏真正的影響是什麼?」

人稱「薩克斯風大師」(Saxophone Colossus)的 Sonny Rollins 果然有大師風範,他對瑜珈的理解,可能比非常多瑜珈老師、瑜珈練習者還更精準多了:「很多人都把瑜珈當運動,也就是 Hatha Yoga,這只是瑜珈的一種面向罷了。瑜珈更注重的是沉思靜修(contemplative)、反省內觀(introspective)、冥想(meditation)。」

他覺得在瑜珈的狀態裡("when you’re into yoga"),和進入即興演奏的狀態,都能夠讓自己更深入探究到平常不易覺察的潛意識。

「不是我在演奏音樂,而應該是音樂在演奏我」,Sonny Rollins 是這麼理解的。

有沒有辦法不用「黑話」呢?

「老師,我第一次感覺到我真的有肺。這樣好好呼吸的感覺真棒。」

那天下課後,一位同學和我這麼說。我感動到心裡偷偷在掉淚。其實,同學們才是我的老師,讓我再次確認瑜珈老師這份工作的意義與價值。(我都好想向 Leslie Kaminoff 老師說嘴了呢。)

Leslie Kominoff 教過,瑜珈老師要想辦法不用解剖學術語,就能引導練習者進入適當的 alignment。解剖學是用來充實自己的知識,消化完畢之後,要端出一盤好菜來讓大家品嘗,而不是把生冷的食材直接一把一把丟給人客。

真的不容易。很多朋友都參加過各種 workshops,大概多少也都得有過以下這種經驗:在 workshop 裡學到好多好棒的知識、技巧,workshop 結束之後,直想著要趕緊在自己的課堂上施作。興沖沖搬演新入手的絕活,不過卻覺得哪裡怪怪的,不太順。

消化得要花力氣,還要花時間,急不來的。

這幾天翻閱向智長老Power of Mindfulness。讀的過程如沐春風,整本書裡,除了極少數最重要的觀念之外,就是細緻討論 bare attention 的各種操作面向,完全不賣弄巴利文佛教術語。

據說 Tirumalai Krishnamacharya 這麼說過,一個優秀的老師並不會照本宣科,把他聽到的傳承,一字一句原封不動地轉述給後來的學生,而是經過自己的理解、驗證、體會之後,重新用自己的話,表達出傳承裡的精神所在。

「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累積夠廣博、夠深厚,徹底消化過,才能用自己的話說清楚,也才有「約取」、「薄發」。

一個練瑜珈的傢伙的自我反省

沒有「竟然會這樣」,「怎麼會這樣」。只有事物本來就有的面貌。只有努力看清事物本來就有的面貌,才能清楚下一步應該怎麼走。

有時間的話,重新仔細讀讀看《薄伽梵歌》。如果想順便學梵文的話,鐘文秀老師的「原典翻譯,文法解析」版本蠻好用的。

捨棄必要的行為是不恰當的,出於愚痴的摒棄被認為是暗性的摒棄。 [18-7]

To renounce one’s responsibilities is not fitting. The wise call such deluded renunciation tamasic. [18-7]

如果以為會痛苦不堪,擔心身體勞累而摒棄行為,他所做的是激性的摒棄,無法獲得摒棄的結果。 [18-8]

To avoid action from fear of difficulty or physical discomfort is rajasic. There is no reward in such renunciation. [18-8]

當人們摒棄執著與成果,決定去做自己應做之事,Arjuna 啊,那就是善性的摒棄。 [18-9]

But to fulfill your responsibilities knowing that they are obligatory, while at the same time desiring nothing for yourself – this is sattivc renunciation. [18-9]

(中譯:鐘文秀,英譯:Eknath Easwaran)

「摒棄」(renunciation),梵文原文是 pariyāga,還真是很難懂、很難譯的字眼。以前聽過另一位老師講這個概念(他覺得譯成 relinquishment 可能更清楚),大概是這樣解釋的:當你覺得真的打從心裡覺得,「我受夠了」,才有真的輕輕鬆鬆放下來的效果。

要能夠輕鬆放下,得先努力做好該做的工作。內在探索,解脫的路,不容易走,也不可能一步就達成。看清楚,想明白,然後該做的工作,沒什麼喜歡或者不喜歡的好惡,最多就是摸摸鼻子,然後就捲起袖子,平心靜氣,好好做下去。

也別把一次的事件放到無限大。有情緒,非常好。得看清楚情緒,而不是只讓情緒牽著走。這不會是最後一次。事情都有脈絡,有緣由。想辦法研究清楚(svadhyaya ),這是得一直持續下去的功課。

再提醒自己一次:

未來的痛苦應該要避免。

heyam duhkham anagatam (Yoga Sutra 2.16)

如果不夠簡單

前兩天聽到某老師轉述他的老師的話:「如果不簡單的話,那就不是毗钵舍那。」(”If it is not Simple it is not Vipassana”)。

我頓了好一會兒。

這話對一個習慣過度思考、過度仰賴書本、過度追求知識深度廣度的人來說,還真是當頭棒喝。(請小心,前面三組詞,都有「過度」這個形容詞領頭。)

「簡單」和「容易」並不見得都一樣。很多時候,很簡單的事,我們都不太習慣,不太拿手,不太適應。碰到簡單的人,簡單的事,腦子會幫忙補充很多背景故事,讓畫面看起來精彩一些。這很可能是因為我們害怕、逃避「簡單」的心理機制在作祟。

練體位法也好多年了。常常一不小心就以為,愈練,就該愈深入,愈精細;以為複雜、深入之後所探索到的精細微妙,就是要追求的目標。

這樣的心態無形中也影響了教學的方式,總是以為講解的指導方針就是但求細緻,總是擔心如果不複雜就顯示不出自己知識背景的深奧。(「我知道那麼多你根本還沒聽過而且我講了你也未必能聽懂的事情哦。」)

有些時候說不定得停一下,休息一下,喘一口氣。

休息一下吧。來個 Constructive Rest 吧。

暫時什麼事都不用做,暫時什麼事都別做,就這麼暫停下來一會兒,花個二三十分鐘,感覺自己的身體,一個一個部位的身體,或者一整個身體;感覺自己的腦子、心裡想的,感覺自己的情緒。暫時就放下本來的知識、概念、想法,暫停先擱著習慣的判斷、好惡。這就樣,夠簡單吧。

簡單的事,真的不見得容易。

「大音希聲,大象無形。」


* by the way,「萬物之始,大道至簡,衍化至繁」網路上傳說《老子》的句子,應該只是 urban leg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