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maste?

很多瑜珈老師下課前會向同學們致意,或者雙手合什,輕輕點頭,或者加上一句:namaste。我也習慣如此。

幾年來,從來沒有碰過任何一位同學問我,「老師,namaste 到底是什麼意思啊?」因此我也假設,雖然大家和我一樣,都沒真的學過梵文,但至少曾上網簡單查詢過一下,瞭解 namaste 的大概意義。結果好像並不是如此。

在面冊上看過瑜珈體位法的練習者,「認為」這應該是「衷心感謝」的意思,也看過有很多人把 namaste 當成類似「我向你祝福」的「瑜珈用語」。

還聽過一個小故事:某瑜珈同學收到老師的卡片,很是欣喜,只是內心有個小小疑問,卡片最後署名的,一位是本來就認識的、寄出卡片的某老師,不過排名在某老師前面的那一位,儘管名字好像也常常聽見,但實在不認識的「namaste 老師」,究竟是哪位啊?

照最寬鬆的解釋,在一般日常生活的脈絡,namaste 就是南亞印度次大陸Indian subcontinent)文化圈裡,最常用的招呼語,跟人碰到面、跟人告別簡單致意時,都可以來上一句 namaste,或者加上合掌的動作。

精確一點講,नमस्ते (namaskar/namaskaram/namaste) 是梵文的一組複合字,
नमः (namaḥ) 是鞠躬、致意、禮敬之意;तुभ्यम् (tubhyam) 簡寫成 te,意思是「向你」。合起來差不多就是「我向你致意」吧。

नमस् (namas) 在印度教相關的經典、咒語裡很常見到(佛教文獻裡的「南無」),像是很多練習瑜珈的朋友們很愛唱的:

ॐ नमः शिवाय (aum namaḥ śivāya)

就是「禮敬濕婆神」之意(濕婆神在後來佛教裡稱為 maheśvara 大自在天、在密教裡稱為 mahākāla 大黑天)。

至於這一兩年在西方世界開始逐漸流行的新字彙 mamaste,當成趣味來讀,也行。只是這構詞,唉,說真的,也就是趣味而已。


*1. 以上文字內含 Devanagari 天城體,若顯示有問題,請自行加裝字型。

*2. 非常推荐林光明老師的《梵藏心經自學》(修訂版)(台北:嘉豐出版社)。我沒學過梵文,但從這本書裡直接學到相關的基本知識,C/P 值很高。真的要學梵文,台灣的標準教科書是惠敏法師的《梵語初階》(台北:法鼓出版),早期中文教科書,有季羨林譯的《梵語基礎》、吳汝鈞編的《梵語入門》,現在 iOs 平台上還有 Sankrit Primer(已經變成免費版囉),網路上也有諸如 Practical Sankrit 等學習資源。

*3. 請愛查字典,台語也好,中文也好,英文、梵文都一樣。請愛查字典,或者上網查詢(很多 urban legend 說不定在第一時間就化解掉囉) 。我最常使用的網路梵英字典,是 spokensanskrit.de,免費、免註冊,好用。

*4. 我知道有的朋友會覺得,「反正意思到了就好了,何必計較那麼多細節呢?」話是沒錯,重點在於「意思到了沒有」。舉個例子來說,「念佛」、「唸佛」,讀起來的音一模一樣(說不定還真的有人以為「意思不是差不多嗎?」),背後的工夫論、思考,相距甚遠。「念佛」與「唸佛」間的差異,請參考顧偉康的《禪淨合一流略》

我們總是以為永遠還有一樣的明天

此刻,我們都是《法句經》裡說的愚人。 愚人如我們總是以為,核災天高皇帝遠,不關我們的事。 我們鄙夷那些愛危言聳聽的傢伙。 我們繼續低頭,過我們的舒服日子,並且相信,明天過後,總是還有一樣舒舒服服的明天等著我們。

「愚人心想:『雨季時我住在這裡,冬天和夏天時我也住在這裡。』卻覺察不到(就快要死的)危險。」(《法句經》286偈,敬法法師譯)
“Here shall I live during the rains, here in winter and summer” — thus thinks the fool. He does not realize the danger (that death might intervene). (Dhammapada, Maggavagga, verse 286, translated by Acharya Buddharakkhita)

一個人,最高!

以前在某會社上班時,午休時間一到,多數人都是找伴去用餐。我大概有點怪癖,總喜歡躲得遠遠的。人家怕沒有人陪,我卻只是怕邊講話邊進食有礙消化。

就像是《長老偈經》所說的:

若前若後。無他人時。獨住林間。有大安樂。 (釋雲庵譯) If, in front or behind, there is no one else, it’s extremely pleasant for one staying alone in the forest. (Thag. 537 Ekavihariya: Dwelling Alone) 或者就是抱持著「寧獨行為善,不與愚為侶」(《法句經》)的心態而不自覺吧。

後來才知道,獨處(或者「一住」)的狀態,根本不在於身邊有多少人、多少聲:

悉映於一切。悉知諸世間。 不著一切法。悉離一切愛。 如是樂住者。我說為一住。 (《雜阿含1071經》CBETA, T02, no. 99) 慎莫念過去。亦勿願未來。 過去事已滅。未來復未至。 現在所有法。彼亦當為思。 念無有堅強。慧者覺如是。 (《中阿含165經》CBETA, T01, no. 26) 當然,如果可以的話,時不時讓自己處在沒有其他人陪伴的森林裡,實在也是一種再美好不過的事了。


*1. 中譯版的《勝妙獨處經》

*2. Thanissaro Bhikkhu 的英譯版 Bhaddekaratta Sutta: An Auspicious Day、Bhikkhu Ñanananda 的英譯版 Bhaddekaratta Sutta: The Discourse on the Ideal Lover of Solitude

*3. 除了上面附的中譯版、英譯版的經文非常值得一讀,如果有時間的話,也非常推荐一段訪談:The Last Quiet Places(英語的訪談)。五十分鐘左右,值得的。說不定比去上一堂瑜珈課更有收獲哦!聽完如果有興趣的話,也可以參考 Gordon W. Hempton 的網站

打開腳趾,沒你想像的那麼簡單

「站到墊子前面,山式,雙腳平行,腳趾張開,足弓輕輕往上提。」瑜珈老師上課一開始差不多都有類似的引導(是啦,也不是各門各派都吃這一套)。光是基礎中的基礎,未必如你想像的那般容易了。

有的練習者可能天賦異秉(或者帶著上輩子修來的成績),有的練習者在某個階段特別辛苦。剛剛讀到一位練習者的心得,真是讓人感觸良多。

他年復一年聽著老師講這些指令,低頭看著自己的腳趾,努力再努力(順便偷看一下隔壁鄰居),他的腳趾,張不開就是張不開,最多就是大姆趾微微揚起打個招呼罷了(「趾頭間的縫隙,約莫可以讓一束光線通過」,他大概是這麼描述的)。

一定會懷疑吧,一定會想,「為什麼就我的腳趾頭張不開呢?」有的人會選擇放棄,有的人會選擇和頑固的腳趾頭們繼續耗下去。這位先生是後者之一。

直到某一天,依樣練習著。突然之間,他感覺到了什麼。從腳踝,延著小腿,往上到膝蓋的某條肌肉。他竟然感覺到了這條以前未曾發現的肌肉。

如何解釋呢,他覺得是耐心,持續練習下去的耐心,以及相配合的意志力。

一個不小心,有的人就可以將這種事解釋成「神蹟」,或者轉化為「咬緊牙關繼續撐下去就對了」的說詞。

我的理解是,人身的確有太多未知之處等待開發,等待喚醒。耐心努力很好,只是,會不會耐心努力,一直努力,就必然會結出甜美的果實、開出漂亮的花朵,天知道。

另外,我也從這位練習者的經驗裡學到寶貴的教訓:

當同學在老師面前,看似對老師的指令全然無動於衷,老師一定要保留一種可能性:這位練習者正在耐心努力著。老師的耐心可不能比同學差啊。

藝術與心靈的練習

人類非常容易落入目的性行為的想法裡:「我想要這個,因此我要得到它。」「我需要這個。」「我得做那件事。」「如果我不這樣做的話,就會發生不好的事,然後我就會死掉。」這些都是哺乳動物意識裡常見的論調。心靈的練習是(當然,其他人類文化中的重要特色也是)一組技巧,讓人避免因為毫不質疑而受制於專斷的心智。這樣的練習讓我們可以退一步四處觀察,看看事物的本來面貌,以更廣大的整體視野,來理解其中局部的想法、衝動、概念。藝術也一樣,而且藝術在人類生活中扮演一個可能和心靈不無關連的角色。這兩者都在阻斷你的哺乳動物習性,讓你能夠張大眼睛和耳朵,來觀察、瞭解你的生活。

– Jane Hirshfield(當代美國詩人)

Art & Spiritual Practice

Human beings fall rather easily into the consciousness of purposeful action: “I want this, so I will go get it.” “I need this.” “I have to do that.” “If I don’t do this, something bad will happen and I will die.” Such is the basic murmur of mammalian consciousness. Spiritual practices (along with other basic lineaments of human culture, of course) are in part a set of techniques to free a person from unquestioning enslavement to that imperative mind. They allow us to look around, to step back and see things as they are, to apprehend thoughts, impulses, concepts as part of the larger whole. Art does this as well, and art plays a role in a human life that is probably not unrelated to spiritual ritual. Both stop you in your mammalian tracks and let you see and know your life through larger eyes and ears.

– Jane Hirshfie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