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樣才能輕鬆練?怎麼樣才能練輕鬆?

zenbound

(Zen Bound 是一款蠻特別的手機遊戲,在優美的畫面裡捆綁各種 BDSM 裡想像不到的「物體」。)

很多人受了傷(意外,或者長期累積的壓力)而來練瑜珈,也有不少人(以為)本來健康無虞,來練瑜珈之後,受了傷(意外,或者長期累積的壓力)。

大部分的人都想要輕輕鬆鬆地練習,也都想要練成輕輕鬆鬆的狀態,但其實也有不少人只是想要練「看起來很厲害」的功夫,像是單手手倒立,像是「手倒立到後彎輪式再站起身再下腰到輪式再回手倒立無限迴圈」。(倒是很少很少人想要練「真的很神奇」的功夫,像是雙盤飄浮騰空,像是噗通一聲整個人鑽進小小的牛角裡去,像是如實看見一切該看的,像是徹底斷卻一切該斷卻的。)

實際上常見的情況是,我們大家都是口嫌體正直(或者相反,體嫌口正直?不管啦)。同學是這樣,瑜珈老師也是一樣。

想要輕鬆練習,想要練得輕鬆,但始終愈練身子愈沉重,愈練整個人愈疲累嗎?

如果是這樣子的話,我們可以看看自己是不是有這樣的情況:

譬如整個後背還有兩條腿總是僵硬,肌筋膜緊繃到不行的人,才一開始要進入站姿前彎(uttanasana)或者下犬式,雙腿馬上伸得直挺挺的(甚至膝蓋都到過度伸展 hyper-extension 的狀態)。

譬如習慣骨盆前傾(anterior pelvic tilt)的人,站姿也好,坐姿也好,動也不動也好,躺在地板上也一樣,幾乎就一直都處在骨盆繼續前傾再前傾。

譬如說脊椎側彎的人,還是一直和大家一起練習各種脊椎側彎(lateral bend of spine),練習愈來愈深的後彎動作。

譬如腕關節受了傷,在「拍斷手骨顛倒勇」或者 “no pain, no gain” 的心態下,繼續再拚各種手平衡的動作。

譬如我們這些賣肉兼賣笑的瑜珈老師,在臉書上寫廣告文宣的時候,或者在帶動作之前,就會臉不紅氣不喘扯些什麼「尊重自己身體的特殊狀況」的鬼話。一旦帶起動作之後就變了臉,「用力、用力、再用力」,「難道你不想挑戰自己的極限嗎?」,「什麼?才半個小時這樣就腿軟了嗎?」甚至自己在練習的時候,心裡想著「我可是瑜珈老師呢,難道這麼『簡單』的動作我會做不來嗎?那我不是會被同學笑死了嗎?」

如果整個身體最僵硬的部分不調整一下,什麼其他部位都別談了。

哪裡最僵硬?當然是腦子啊。腦子裡固有的習性、慣性,過去對於自己的認知,對於未來的期望,應該做的,不應該做的,不得不做的,怎麼也不想做的,一定做不來的,一定不能做的。一條一條把我們緊緊捆綁著,束縛著。

還是回到彎不彎膝蓋的例子來看。


pix source: Tom Myers’ Anatomy Trains

依照《解剖列車》(Anatomy Trains)裡的說法,「當膝蓋彎曲,淺背線上部和下部(淺背線 the Superficial Back Line 分為腳趾到膝蓋,以及膝蓋到額頭,上下兩個部分)是相對分離的,而且較容易於髖關節處折疊 [fold]。隨著膝蓋伸直,淺背線連結成一單位,前屈動作可能就不那麼容易了。」

這個道理非常簡單易懂,麻煩的是,還真的不容易做到。特別是本來淺背線就是比較僵硬的朋友。

因為我們感覺到自己的僵硬,所以就更容易企圖努力「伸直」、「延展」、「拉長」、「伸展」。但很多時候,就是這些「企圖」本身,讓我們繼續僵硬,甚至更僵硬。

我們的念頭捆綁住自己了。

從「頭」來解開吧。先別想著「伸直」、「拉長」。回想一下,我們其實都想輕鬆練,都想練輕鬆。那就專心保持「輕鬆練」的意識吧。

讓膝蓋自然微彎一些(或者再彎更深一點)。下背(或者整片背部)比較輕鬆的感覺馬上會傳回我們的腦子。(還沒嗎?別擔心,或者再彎更深一點,或者休息一下再來一次,或者調整一下呼吸,或者乾脆就坐在椅子上練習這個動作。)

隨時記得自己要「輕鬆練」,隨時記得自己要「練輕鬆」。發現身子又緊繃了,記得有這一招:從「頭」來解開吧!



2 thoughts on “怎麼樣才能輕鬆練?怎麼樣才能練輕鬆?”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