療癒,或者是傷害?

「五行之氣調陰陽,損心傷肺摧肝腸,藏離精失意恍惚,三焦齊逆兮魂魄飛揚!」

這是金庸小說《倚天屠龍記》裡描述的崆峒派神功「七傷拳」。金毛獅王謝遜也曾練這門武功,他的說法是,「每人體內,均有陰陽二氣,金木水火土五行。一練七傷,七者皆傷。這七傷拳的拳功每練一次,自身內臟便受一次損害,所謂七傷,實則是先傷己,再傷敵。」

很多人都以為,練習瑜珈體位法,對身體有益無害。甚至會以為,練習愈認真、愈勤奮、愈強力,就會對身體愈好。事情可沒如此單純。

還有的人從一開始設定的心態就可能略有偏差,他們認為 “No Pain, No Gain”,但瑜珈體位法的練習,真的不需要如此。一心想破關、想打敗自己的身體、挑戰超高難度體位法、「流愈多汗、肌肉愈操,愈過癮」,都可能讓練習者逐漸習慣、乃至於忽視身體要傳達出來的警告訊息。克服 “No Pain, No Gain” 的重要密訣在於:沒有什麼非得達成的目標不可。當下的身心狀況,能到達什麼程度,歡歡欣欣接受。這才是安全的練習方式,這才是尊重身體的態度。

道理再怎麼說,也就只是道理,不如來看個案例吧。長年練習瑜珈、教導瑜珈的 P 小姐,五六年前開始覺得右手常常覺得麻麻的,握力有點夠。這種麻麻的感覺愈來愈嚴重。慢慢的,兩手都有麻痛感,甚至於讓她得提早幾個小時起床,散步、甩手,雙手的麻痛感才能夠緩解。結果因為這樣,讓她睡眠不足,某天開車時竟然打瞌睡,出了車禍。還好這場意外沒讓她受傷,反而讓她有所醒悟:該是時候來面對問題了。

P 小姐去看了醫生,照了頸椎 X 光。果然頸椎已經受傷頗深:包括逆轉頸椎曲線(reverse cervical curve)、椎間盤退變、神經也受到壓迫。醫生和她討論的結果,推斷原因極可能是長年練習長時間停留的頭倒立動作。

頭倒立(Sirsasana)不是「體位法之王」嗎?不是對心肺、淋巴、消化系統都非常有助益,不是最能提升活力的體位法嗎?怎麼會反過來,變成讓身體受傷的原因?

道理很簡單: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尤其是像頭倒立這種進階、高難度的體位法,如果背部、手臂沒有足夠的肌耐力、核心的力量不足,進入動作的過程、停留的期間,沒有讓身體保持在正確的順位上,背部、手臂、核心、腿的力量失去穩定,都可能讓頸椎承受過多的、危險的壓力。

一次停留三五個呼吸,或許傷害尚淺。但如果日復一日,以錯誤、有害的方式持續練習,長久累積下來,真的就可能變成在練「七傷拳」了。所謂的「每天持續精進練習」,到底指的是愈來愈清楚身體細緻的變化,或者只是動作外形愈來愈漂亮?

如果頭倒立練習的過程有問題,一開始,你的頸椎可能只是小小聲在抱怨。你可以停下來,仔細聽清楚,頸椎在抱怨什麼事,好能夠及時調整。但如果不幸,你選擇忽略這小小聲的抱怨,慢慢習慣聽而不聞,理都不理,後果可能是,頸椎提高音量喊,你也注意不到了。最後,到某一個臨界點,頸椎高聲尖叫,你終於意識到,但時間也有些遲了。這真的是瑜珈練習嗎?

Patanjali 的《瑜珈經》2.16 是這麼說的:

heyam duhkham anagatam

這句話的意思大概是:「未來的痛苦可以避免,而且是必須要避免的。」日常生活如是,體位法的練習,當然亦如是。換成大白話來說,「七傷拳」的練習方式,是瑜珈體位法的練習者應當避免的。

P 小姐當然有很久一段時間,不能再練習頭倒立,甚至於連下犬式、肩立式,對她來說,都是困難無比的練習。復建、物理治療、阿育吠陀、靜坐、再加上非常小心謹慎、專注、安全的瑜珈體位法練習,終於,她又慢慢重新建立起練習的條件。

她還練不練頭倒立?當然練啊?頭倒立可是體位法之王呢!怎麼練?不再抱持著「每天都要」的戰鬥心態。也沒有想著,一定要停留多久,二三十秒、兩三分鐘都可以。確認今天的身體狀況真的可以,那就練。此刻的身體狀況不宜,那就不練。

練或不練的選擇,也都是瑜珈的練習。

再想想某大藥廠老闆親自下海拍的電視廣告片吧:「先研究不傷身,再講求效果」。誠哉斯言。

It Takes Time

常常有同學會問這種問題:「老師,我還要再練多久,才能做到這個動作?」

真的好難回答哦。至少以我的程度,真的覺得好難回答哦。

每個人練習的頻率不一,持續的耐性不一。每個人的身體、精神狀態不一。很多很多的變數,要回答,真的很不容易耶。

回過頭來說,如果不先預設「要是我一直努力練習,再過個幾年,一定可以做到這個動作吧」的想像,事情會不會輕鬆許多?

就像是 Richard Freeman 對謎一般的 mula bandha 的解說 :「每天每天,我們把家裡打掃乾淨,虔心祈禱神的降臨。如果哪天神真的降臨時,那是我們有幸。即使神沒有降臨,我們的心裡也是一樣歡欣。練體位法時的心態也是一樣,順位顧好,該啟動該放鬆的部位調整好,『mula bandha 女神』 會不會來,沒有人知道。但就是繼續準備著。」重點是,光是這個準備的過程,就很舒服,很愉快,很滿足了。

許多比較資深一點的練習者大概都能體會到,一個動作的準備,說不定得花好幾年的時間。而且整個過程,天知道會翻出多少一二十年前的舊傷,這舊傷,可能早就遺忘到身體、心靈的一個看不到的黑暗角落。運氣好的話,藉由練習某個動作的機緣,我們得以重新探索這道本來以為已經不見了的舊傷。運氣再更好一點的話,這舊傷可以慢慢的修復。然後,走著走著,終於也能夠意識到,練習某個動作到「看起來很到位」的程度,或許不再是那麼重要的事了。

還有一個練習時的竅門:為了「得到」一個動作,很可能得經過的路程是,「放棄」這個動作。

今天練習時,這個動作做得「不夠深」,可能是因為身體某些部位還不夠開展,還無法互相配合。拼命重覆一直一直在這個動作裡,未必是最好的出路。當然,適度重覆性的練習是很有幫助的。不過有些時候,練過就練過,就忘掉吧。繼續練習其他的動作。某一天,這些「其他的動作」,很可能就是讓身體、心靈準備好進入「那個動作」的最重要的橋樑。

真的不急。慢慢來。每個動作裡,都可以慢慢來。動作和動作之間的串連,也應該慢慢來。今天和明天,今年和明年,這十年和下一個十年,慢慢來。

回到上一次的問題,即使是「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練習的教室」、「找到一位適合自己的老師」,同樣也都得花時間、慢慢來。要花多久的時間?天知道。如果你花了時間下去,大概就會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