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愛說身體是最誠實的。
才怪。
或許身體曾經是很誠實的,但多玩幾次狼來了的故事,誰理你啊。連「自己的」身體都懶得和你多哈啦幾句。反正說什麼你也不是真的那麼在乎,不是嗎?
肚子餓的時候,我們以為聽到身體在說「肚子餓了,餵我吧」,但我們可能只管著手邊的工作,眼睛怎麼也不肯離開電腦螢幕;等到終於有時間去餵食了,也不在乎肚子到底想容納多少的食物,甚至也不理會丟進去裡頭的是什麼樣的東西,還可能一邊和朋友聊天(面對面或者透過手機),也不管是不是充分咀嚼,先塞進去再說吧,先囤夠再說吧。說不定身體十分鐘之前就已經在喊著「喂,夠了夠了,別再丟東西進來囉」,我們也置之不理。
有些食物、食品難以消化,再加上沒有經過仔細咀嚼就吞嚥,徒然增加腸胃道的負擔。身體會用各種訊號來告訴我們。(哪些訊號?仔細聽聽看吧!)這時候,身體還是蠻誠實的。我們可能還是不理不睬。
這兩天天氣急劇變化,溫度快速降低(下個星期節氣就到「立冬」囉)。一開始我只當成又是鼻子過敏發作,鼻水才會流不停。面紙一張一張抽沒有用,那就來吃我的平常對付鼻子過敏的中藥好了。沒想到這一次竟然完全止不住。前兩天下午上課的過程,還忍不住去抓了好幾次面紙。下課就有同學問,「老師,你是感冒還是鼻子過敏啊?」我想都沒想,就說「天氣變化,鼻子過敏就發作了」。晚上的課下課後,又有同學關心,「老師,你到底是感冒還是鼻子過敏啊?」我這才警覺,我根本就沒有仔細觀察身體的具體反應。
就是那個「想都沒想」!
仔細回想,我已經有一點覺得風吹在身上讓身體微微發冷,喉嚨也有點非常輕微的刺痛感。(每個人常見的感冒可能都有類似的模式重覆出現,有的人是先流鼻水,有的人是後腦勺底下、脖子肌肉出現僵硬痠痛,有的人會變得很沒精神、想睡覺。)這已經是身體在發訊息了。如果第一時間就收到,如果不要「已讀不回」,如果馬上採取一些行動,事情都會簡單很多。
(後話:我慢了半天才回應。喉嚨痛的症狀已經很強烈了,只好換個藥方,然後又是吹風機熱風吹大椎、八髎、關元、湧泉,還擦了一些讓喉嚨舒緩的精油。睡覺加了比較厚實的毯子,白天乖乖穿外套。好多了。)
類似的道理,同樣也會出現在我們如何使用身體,包括怎麼坐,怎麼站,怎麼走。
我們常常會在「事後」抱怨肩頸緊繃或者下背酸痛。其實我們坐著、站著、走路的當下,身體通常會不斷回饋各種訊息。「哈囉,先生,麻煩一下,右下背很緊耶」,「小姐,是不是可以脫掉高跟鞋五分鐘,小腿肚和腰椎都很不舒服說」,「你也幫幫忙,一整天了,都駝著背在看電腦,我已經很累了耶」。
這些訊息送來,我們愛聽不聽、愛理不理,我們充耳不聞(「你不知道我現在快忙死了嗎?」),我們已讀不回。我們白白斷送第一時間簡單化解問題的最佳時機。
即使上瑜珈課,幾乎都還帶著一樣的心態來做動作。是的,我們在瑜珈課「做動作」:學這個動作,練那個動作,拼命鍛練肌耐力、柔軟度,想盡辦法讓各個關節的可動範圍變得再大一點、再大一點,一再反覆操練少數最熟悉的肌群(卻總是忽視還有好多好多沒注意到的,等著關愛的部位)。
我們沒有多給自己一些緩衝的時間,仔細聽聽身體的訊息,肌肉、骨骼的,或者來自更深的,底層的聲音。
一個戰士二的動作,手臂的平舉向前後延伸,能不能讓肩膀輕鬆一些。一個坐姿前彎的動作,軀幹在往前伸展,能不能就彎曲膝蓋,好讓下背到上背都放鬆開來。或深或淺的後彎,到底是讓身體正面獲得開展,還是在折磨自己的下背後腰(或者強力拉扯髂腰肌)?不論哪一種扭轉的動作,我們能不能真的慢一點,緩一點,聽聽看骨盆、腰椎、胸椎、頸椎,不同部位可能出現的不同的聲音?
身體可以是很誠實的,重點是,我們得仔細傾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