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T老師連寫一百天之第一個星期

2024-12-18 憤怒是一種能量

我曾經讀過某位仁波切的教導,「瞋恨,是對自己厭惡的人或事物,產生強烈排斥的心態」。

這我可再熟悉不過了。平常動不動就這個也討厭,那個也看不慣。一點也沒有因為年紀大了,修養就好一點。一點也沒有。近來偶爾稍微知道反省,不必要的,管不著的,無傷大雅的,人家有我意想不到的苦衷的,我反正就是練習摸摸鼻子,觀呼吸,舌抵上顎牙齒輕輕咬合閉上嘴,事情過去也就過去了。

可是世界總有些事,完全不是「無傷大雅」,完全不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就能蒙混過關。真的就是想大叫,想揮拳。一次又一次,一次又一次。拳頭都握到痛了,才想到要提醒自己:事情不是靠握掔拳頭來解決的。

據說在金剛乘的教法裡,瞋恨的本質是「大圓鏡智」。據說對瞋恨,不該試圖去消除,也不該去對立,而是練習看清楚。

我的修養還差得很遠。但我至少也能夠理解,憤怒是一種能量。能量,身上的、宇宙的,都很寶貴。該自在流動,流動到該去的地方。不需要壓抑,也不能白白浪費。

別讓能量堆積成一灘發臭的死水。

那就利用這股能量來做點什麼事吧。能讓自己的日子能夠過得比較心安理得一點也好t。

#KT老師連寫一百天 001/100
#情緒觀察


2024-12-19 心緒練習

像是要下一盤盲棋似的。我在心裡佈局,開始盤算棋子得先落在哪裡。第一個句子浮現,修改字詞,調整句構。再一句,再一句。

不用手機軟體程式,不用觸鍵按螢幕或是張嘴輸入。一切都在只腦子裡,只在心裡。

目標三五百字就好。

就像鍛練肌肉一樣,一組一組動作重覆再重覆,修正再修正。或像靜坐,打獵,誰來了就砍誰殺誰。反正就是練習,一次再一次。前面的句子快忘了,救回來,像記憶術練習一樣,趕快收進頭腦迷宮裡的某個房間,某個抽屜。

那滋味有點像是練單手伏地挺身,怎麼也撐起不來,但還是勉力一試再試。很痠,肌肉很痠,大腦也很痠。

現在場上的這個句子,尾韻有點微酸的果香,淡淡不起眼的淺紫色。我這樣告訴自己。

也像是在堤防邊、小公園拉單槓,一下又一下,氣喘,換手、換握把的方向,再來一下。手沒力氣了,換腿換腳,兩手兩腿,能玩的可多著。

我繼續在心頭劃字,刻鋼板,默寫剛剛才蹦出來的又一句話。字跡得清楚可辨,不一會兒又整片糊掉。

簡直就是閉氣止息潛水的練習,要想盡辦法遠離外面的一切干擾。我知道我在做什麼,所以我知道,什麼無關緊要的通通都放手吧。

當然也不一定要下棋,要比賽。也可以像是我高中隔壁班同學在桌子上刻出琴鍵一樣,在苦悶的升學歲月裡,雙手一放上,樂音就在腦子裡演出。

#KT老師連寫一百天 002/100
#心緒練習


2024-12-20 焦慮時,就做點什麼事

平常不焦慮的時候,我們練習靜坐,焦慮的時候才有辦法應用靜坐的練習。

很多人都以為靜坐就只是安安靜靜坐著,頭腦放空,掙扎一段時間後,接著就是享受這種表面上看起的安詳平靜。當然不是這樣子的。

在中部 20 經(中阿含 101 經)明確指出,「他產生出任何他想要產生的念頭,他不產生出任何他不想要產生的念頭。他產生任何他想要產生的意向,他不產生任何他不想要產生的意向。像這樣尋之路上,是心的成就者。」(朱倍賢老師的翻譯)

我們不是要練成一具腦袋空空的行屍走肉,沒有感受,對世界一無反應。我們是在練習不去想不需要想、不該想的事,練習只去想需要想、應該想的事。

平常沒事的時候就鼓勵自己盡量多練習。焦慮的時候更需要溫柔提醒自己,可以繼續這樣的練習,應用這樣的練習。

那到底怎麼樣才能做到「不想不想要想的事、只想應該想的事」?尤其是在意識到自己已經進入了焦慮的狀態時,趕緊做點什麼具體的事來幫助自己:

像是,放下手機,觀察自己的呼吸,感受自己的身體狀況。
像是,站起來伸展伸展,練兩次拜日式,練十次伏地挺身,二十次深蹲。
像是,好好吃一頓飯、一口一口慢慢嚼,喝一杯茶或者咖啡、一口一口仔細品味。
像是,專心聽家人和好朋友講話,不插嘴、只是聽。
像是,寫篇簡單的文章,把自己的想法講清楚,給自己看,給朋友看,給同事看。
像是,下班之後或者一大早起來,穿得夠暖和,到街頭上和同樣焦慮的人群,一起表達心聲。

#KT老師連寫一百天 003/100
#靜坐 #情緒觀察 #行動


2024-12-21 這樣的時代,練身體最實在

常有同學問,「老師,你平常一天練多久?怎麼練?」我自己也常會看手機上的記錄,今天、這個月、過去一年每天走了多少步,偶爾也會回想看看,這一陣子的練習是什麼狀況。

第一個問題容易回答:時間充裕的日子,就一次練個半小時、一小時、甚至兩小時。時間比較零碎,那就化整為零,一次練個十分鐘,想辦法一天多練個幾次。(每次都會想到法鼓山聖嚴法師說的,「忙的人時間最多」。)

第二個問題,怎麼練,或者,練什麼,答案是 Hatha Yoga,我認識的 Hatha Yoga。

Hatha Yoga 有什麼特色,簡單說,「苦其心志,勞其筋骨」吧。形式上不在於動作的名字有沒有 asana 的後綴,不在於有沒有瑜伽墊,不在於是不是使用輔具,哪一種輔具(我們應該都知道,身體正是最重要的輔具)。方便合宜的話,可以用瑜伽磚、瑜伽繩、瑜伽球,也可以用彈力帶、啞鈴、壺鈴、長棍,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地板和牆壁。《哈達瑜伽經》會有不小的幫助,生理學、解剖學、運動科學、神經科學、心理學同樣也都有幫助。

動作具體來說,可能有拜日式,前彎後彎,一定會有一堆扭轉,手倒立和輪式大概天天都會碰到,學學動物四足走跳、五禽戲,有時候原地或者運動場跑步、有時候各種跳躍。站椿、雙盤蓮花也都不時會上場。最近很常練深度的伸展,讓人又痠又舒爽的伸展。要讓心情歡樂一點,就在教室自己一個人大車輪前滾翻後滾翻。

行住動作都是動作練習。菜單裡可能有些固定菜色,但更多時候是無菜單料理,看冰箱剩下的食材或者主廚的心情。或許有具體可度量的目標要追,或者偶爾也要有三天打漁兩天曬網的放手休息。

我以為,這些,都還在 Hatha yoga 的範圍裡。或者,練就練,誰管他什麼瑜伽不瑜伽啊。

唉。這樣的時代,練身體最實在。

#KT老師連寫一百天 004/100
#身體練習


2024-12-22 原汁原味的真傳承

以前上某個傳統武術的課,老師教一種舌頭動作的技巧,他的教法和一般老師教的不太一樣,也全然不同於古籍的描述。但這位老師強調,他教的是外面學不到的,因為這是幾百年來唯一原汁原味的獨門真傳。

課堂上的資深師兄在教新同學時,仿效老師的口吻說,「你們看到傳統武術的書上提到的 ooxx,一律劃個叉,他們統統錯了。」

我想起好多年前在一家大教室,聽著行銷的同事在和新同學說明,「哈達瑜伽傳承五千年,我們教的都是最傳統的。」

一二十年前我剛開始學瑜伽時,根本不知道原來還分這一派那一派,簡直像是少林武當華山要比武大賽似的。好巧不巧,我初學的那派,聽說也是「最古老的傳承」。

練了幾年下來,我還花了不少力氣、工夫,想清楚認識到底是哪一派哪些人在什麼時空條件下創造出來這些「古老的傳統」。後來才知道,嘴吧講的(甚至某些書上寫的)「傳統」、「傳承」是一回事,怎麼練、怎麼操作與應用,又是另外一回事。

歌手 Lou Reed 這樣唱:In the name of the family values we must ask whose family (當他們以家庭價庭之名而宣傳時,我們一定得問:誰的家庭?)

聽到他們在講「傳統」、「傳承」時,我們也可以問清楚,誰製造(在什麼時空條件下創造)的「傳統」、「傳承」?這些「傳統」、「傳承」,想要承載的,是誰家的價值,是誰家的利益?

現在年紀也大了,對於哪個明星,哪個華山論劍比賽冠軍的八卦早就沒興趣了。聽到「獨門真傳」、「原汁原味」這類廣告詞,也已經完全免疫,不再有反應。

一天一天練習累積下來、自己品嚐到的,才是真滋味。

#KT老師連寫一百天 005/100
#瑜伽 #歷史


2024-12-23 蕃茄鐘工作法:「完整」是個迷思

很多人都聽過蕃茄鐘工作法,大致上就是專心在一件目標上,譬如說寫一份報告二十五分鐘或半小時左右,接著就休息個五分鐘。

重點是休息的五分鐘要做什麼。我認為關鍵在於「離開」。離開本來的工作目標。物理上的離開,心理層面的離開,兩者都要。

我現在的習慣是二十五分鐘一到,就離開座位,離開電腦。簡單伸展扭轉個兩分鐘,緩慢完成十下伏地挺身,然後接下犬式。一進下犬式,可能再接各種變化,開髖、後彎、前彎,或者再來兩次拜日式也好。

休息的時候,身體離開了原本的位置、姿勢,頭腦也務必離開之前的工作模式,轉換成覺察身體的動作。一方面把自己從可能的不良坐姿拯救出來,一方面也釋放頭腦的壓力。這樣張弛有度的調節,身體和頭腦都會很開心的。

我們不見得每天都能撥出一段「完整」的時間來運動、練身體、練靜坐。但切記:「完整」是迷思。九十分鐘才算完整嗎?一小時呢?半小時呢?

一個星期能有一次兩次半小時、一小時、九十分鐘,或者更長的時間來專心運動,當然是最理想的。不過別輕易放棄每天零星的時間。蕃茄鐘工作法每次的五分鐘休息,一天累積下來,說不定可以累積個一百次伏地挺身,一百次拜日式,十分鐘以上的下犬式。

《法華經.方便品》裡提到,「乃至童子戲,聚沙為佛塔,如是諸人等,皆已成佛道。」

給自己一個具體的目標,深蹲也好、拉筋也好、手倒立、棒式、站椿、靜坐都好,一次五分鐘。搭配蕃茄鐘工作法,讓本來的工作更有效率,說不定還能順便成就意想不到的瘦身、減重、強身、健康、靜心等等無上功德呢。 XD

#KT老師連寫一百天 006/100
#工作 #休息


2024-12-24 反覆練習、推敲斟酌

在網路上看到職棒球員周思齊接受訪問,問他認為要改善台灣基層棒球最需要的是什麼,周董的回答是「多讀書」。他的意思是,以前台灣的球員就是為了拚冠軍,什麼都放棄,到後來,即使真的拿到一兩次冠軍,仍然會感到茫然失落。

練身體也是一樣。即使真的一直認真練,完成各種高難度的動作,舉起超乎想像的重量,或者跑得多快多久,即使一次閉氣可以三分鐘五分鐘,即使雙盤靜坐一柱兩柱三柱香看起來都還是不動如山,這一切「目標」都到手了,也未必就能心滿意足,煩惱不生。

還是得多看多聽多學習多反思。讀書是成本最低的方案。不知道讀什麼?那就先什麼都讀,讀一本,放下來,好好想一想。只要細細閱讀琢磨,每一本書都會帶領你到下一本書,另一層樓,不一樣的世界。

當然不是什麼人講什麼話、端出什麼菜色,都得照單全收一股腦全吃下去。要多讀書,但同時也把握住「盡信書不如無書」的態度。

紙書電子書都好,找到一本值得看的書,就練習放慢步調,像我們在一組設定的動作裡反覆練習,書讀著讀著,就在一個命題裡、一個思考的情境裡推敲斟酌,仔細聽仔細看,慢慢品味。

一本書會牽引出另外一本書、十本書,一組動作練習會帶你走向下一組、下十組動作練習,踏穩腳步慢慢走,下一階段的新遊戲、新挑戰、新樂趣自然會浮現。

#KT老師連寫一百天 連寫一百天 007/100
#讀書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