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不是失敗

練習靜坐,大概就是從「分心」到「專心」,從「專心」到「分心」,一而再、再而三反覆進進退退的過程,或者說,一種遊戲。

這從來不會是順著線性單方向的簡單進展。因為我們早就被社會、被自己訓練得一心多用,往外面看,聽外面的聲音,想辦法跑得愈遠愈好。

而且我們還非常會打分數。給自己打分數,給週圍的人打分數。就是要比誰比較高分,就是要比誰賺得錢多,就是要比誰的業積最高,就是要比誰累積的飛行里程最遠。

幾乎是無可避免,我們一定會把這些習性帶到靜坐的練習裡。然後責怪自己做得不夠好。

回想看看上一次靜坐的過程,上一次練瑜珈動作的過程,上一次交業務報告或者學校作業的過程。回想看看自己上一次覺得「失敗」的例子,這例子帶來多少自責,或者帶來多少新的發現。

好久以前看過一個非常棒的例子,某個阿公級的靜坐老師分享的經驗談。他看著家裡一個一個小孫子慢慢學習爬行、學習站立、學習走路的過程,沒有哪個天縱英明的神童是能夠一次就學會的,每個人總是爬著爬著就跌倒,站著站著就跌倒,走著走著就跌倒。

但應該也不會有任何一個在學爬行、站立、走路的小朋友會在跌倒時,皺著眉頭對自己或者一旁的親朋好友說,「根據統計資料顯示,小寶寶在八月個月左右就該練習站立,平均站個半分鐘才會跌下來一次,但是我剛剛才撐不到五秒鐘就倒下來了,唉,我怎麼會那麼沒用啊!」

小朋友跌倒就跌倒,哭了就哭,有力氣、有精神、有動因,就再慢慢爬起來。

失去平衡,從腳踏車上摔下來,並不是失敗,而是學習的一部分。
Robert Fritz《阻力最小之路》

講是比較容易啦。畢竟我們都不是小朋友了,我們也不是在學騎腳踏車。而且我們還真的一天到晚失去平衡,摔了又摔,倒了又倒。在家裡被老爸老媽老公老婆甚至自己的小孩指著鼻子罵,在公司有上司老闆客戶同事、在學校有老師同學的言語、眼神壓力。

我們在心裡問著自己,「怎麼會落到今日這般田地?」接著我們怪罪父母、怪罪朋友、怪罪環境、怪罪自己。我們還蠻享受這個過程的嘛,一再將時間投注在這個怪罪的過程。

我們忘了這些都是學習的一部分,我們忘了這些都是遊戲的過程。

靜坐是一種訓練心智的遊戲。遊戲的規則簡單得很:專心觀察自己的呼吸,分心了就重新回來,重新觀察,觀察自己整個身體當下的狀態。投入這個遊戲的精神、時間、次數愈多,就可能會有愈豐富的經驗值,也就愈能掌握可以用多少種不同的方式來玩呼吸,讓自己覺得更舒服一點,學到像影片中的小嬰兒一樣,自然而然在用力不用力,在支撐與放鬆之間,總是樂在其間。

對了,和其他遊戲不一樣的玩法是:這遊戲不需要打分數哦。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