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真複雜。我們得訓練自己,能夠有能耐適應這複雜的世界。有一種可能的方式,是練習發展出讓身體、精神能同時作用在不同方向,甚至是相反的方向。讓這些不同、相反方向的力道彼此之間找到平衡,進而化解掉複雜結構裡的緊張壓力。
例如戰士一 Worrior 1 Virabhadrasana 1的底層結構:
(Picture source: Leslie Kaminoff / Amy Matthews, Yoga Anatomy)
以腳掌來說,前面的腳,重點在腳趾頭的趾球(toe mound)往下紮根,而後面的腳,重點在腳根下沉穩定。
以膝蓋來說,前面的膝蓋要彎,或者屈曲(flex),方向是向前,後面的膝蓋要直,或者伸展(extend),方向是往後。
以髖(hip)來說,前腿這一側的髖要穩定地往後,而後腿這一側的髖,則是要往前推移。
這樣的練習,在瑜珈的世界裡,稱之為 Pratikriyā Bhāvana,pratikriyā 指的是相反的力量,bhāvana 就是培養、練習(附帶一提,「靜坐」的練習,在梵文裡用的就是 bhāvana 這個詞)。
彷彿有點像是多工(multitasking)的訓練。我們同時讓前腿彎曲,後腿伸直;前腿這一側的膝蓋彎曲,往前,同時這一側的髖要往後。後面腿這一側的膝蓋伸直,而髖則是要往前。
在戰士一這個動作,就如同在這複雜的世界裡一樣,我們同時要面對相反的張力,不停地在既要往前又要往後的衝突之間,想辦法建立起一種動態的平衡。
不能只顧前腳,不能只想著後腳。不能只有一味地往前衝,也不能永遠只守著穩定的大後方不想、不願意動一動。開始往前衝,就要小心,即使在往前衝的過程裡,仍要細心留意,往前衝的力量裡,還是要能包容一部分往後的緩衝空間;穩定的後備根源、地基,也得隨時有些可以探出頭、向前出發的試探或準備。
這樣的動態平衡,說不定就可能回過頭來緩解掉結構(戰士一的結構、日常生活世界的結構)所帶來的緊張與壓力。
One thought on “鍛煉相反方向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