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一國的「國際瑜珈日」?

近來有些機構開始在推動「國際瑜珈日」,約莫是在某個日子,大家一起出來,到同一個場子,同時拜個一百零八次拜日式。據言這樣就會…?

「國際瑜珈日」定在六月二十一日。

你會不會想一下,是誰挑中了這個日子?是台灣的主辦單位嗎?還是某個「國際」瑜珈組織?還是其他神祕人物?瑜珈祖師爺扶鸞降靈選的?

Narendra Modi 聽過嗎?這是哪一個派別哪一個系統的瑜珈大師嗎?

他是現任的印度總理。也就是這位總理,在2014年成立了「瑜珈與阿輸吠陀部」(Minister for Yoga, Ayurveda)。

你覺得很棒嗎?印度這個國家成立了一個部會,來推動瑜珈和阿輸吠陀?

回想看看,在練習瑜珈的過程中,有多少老師想盡辦法,告訴同學們,「瑜珈不是宗教」,然後大家一起唱 Om,唱其他聽不懂的梵文咒語,一起做「拜日」式。

你覺得,拜日的「拜」,會是什麼意思呢?拜過祖先、拜過天公、拜過媽祖嗎?那個「拜」又是什麼意思呢?

你有沒有隱約猜到我接下來會講點政治?

不要啦,政治很骯髒的。藍綠只會惡鬥。哪一黨哪一派的政客都是嘴吧一套做另外一套。政客的眼裡只有選票,只要能騙到票,操弄族群又有什麼關係呢。

「神聖」的瑜珈和骯髒下流、操弄族群的政治怎麼會扯得上關係?

試著想像一下,如果你是個基督徒,成長在基督教的家庭,你的下一代也自然而然成了基督徒(「自然而然」,不是「必然」,也不是「應然」)。有一天,小孩上學去,學校突然宣佈,明天起,每個小朋友一早到學校,就要練八段錦、背《弟子規》、甚至拿香拜天公拜這個神那個神。這些都是為了孩子們的身體健康、心靈健康。

如果你是在印度境內,人數(選票數)比較少的穆斯林,你的孩子上學,得練習瑜珈、練拜日式。你國家的總理嘴吧說「瑜珈在追求身心的合一」、「瑜珈和宗教無關」,但同時又宣稱,「印度是印度教徒的國家」(意思是,穆斯林請靠邊站一點)。你還會不會覺得,「瑜珈不是宗教」、「瑜珈在追求身心合一」、「瑜珈和政治無關」呢?


瑜珈不像舞蹈或者默劇

Yoga, unlike dance or mime, is not an expression of form for others to watch.

瑜珈不像舞蹈或者默劇,瑜珈並不是一種要讓他人觀賞的表現形式。 – T.K.V. Desikachar

運動很好,舞蹈很好。看運動比賽很有意思,看舞蹈表演很有意思。但瑜珈並不是這樣的活動。瑜珈不是運動,瑜珈不是舞蹈,瑜珈不是表演,瑜珈不是比賽。

瑜珈是自己和自己的相處,瑜珈是自己對自己的觀察,瑜珈是自己和自己的對話。瑜珈,是讓自己不再需要一直和自己不斷對話的練習。

肌肉的緊繃壓力

我們把身體、情緒、精神等各方面的事物,都轉譯成為肌肉的緊繃壓力。

You translate everything, whether physical or emotional or spiritual, into muscular tension. – F.M. Alexander

日常生活中(或者在練瑜珈的過程也一樣),我們一不留神,注意力就渙散了。即使是正在享用的一杯 Geisha 咖啡、一瓣鮮甜的橘子,或者與至親好友的一段交心對話,我們都可能沒注意到自己當下到底在做什麼,沒注意自己究竟是怎麼做完這些事。

我們匆匆忙忙趕到瑜珈教室上課,我們一個姿勢一個動作囫圇吞棗等不及趕快下課趕快沖澡趕快再趕到下一段行程。

就在這些不經意的動作過程中,我們無意識(但卻很有效率地)累積肌肉的緊繃與壓力。

然後呢?找人按摩?找人整脊?或者想辦法再勉強自己多花一點時間靜坐、多花一點時間放鬆?

人家怎麼看「你們這些練瑜珈的」?

你練瑜珈練得很起勁,除了一個星期來上好幾次課之外,和其他朋友閒聊時,會不會也不小心無意識地切到「傳教士」模式,「真的,瑜珈和其他運動不一樣啦!」

你是很熱心分享,可是人家怎麼看「你們這些練瑜珈的」呢?

這是一張十九世紀末葉的照片。帝國來的攝影師精心安排棚內的景緻,誰站哪個位置、擺什麼姿勢。像嗎?這照片符合我們心裡面對古代瑜珈士的想像嗎?

一百多年後,瑜珈的形象又全然不同。看看坊間的流行雜誌,看看 Facebook 和 Instagram 上面的「瑜珈自拍照」(到google image 查看看 yoga selfie 這個詞吧)。看看瑜珈的練習者,究竟依循什麼標準,努力展現出別人眼中的自己。

如果要遵照別人的目光、別人的認識來定義自己的話,可能要小心選擇這個「別人」到底是什麼人啊。

傳說龍樹對於「這些練瑜珈的」,是這麼理解的,

「是僧伽有八微。所謂四大。空。意。明。無明。八自在。一能小。二為大。三輕舉。四遠到。五隨所欲。六分身。七尊勝。八隱沒。是名踰伽外道。」((後魏時代的《方便心論》吉迦夜中譯))

四大就是一般說的地、水、火、風,加上空、意、明、無明,是為「八微」,大概就是指八項最基本的分析單位。而且還有「八自在」的本事,至少,在《方便心論》的作者(據說是龍樹,但有爭議)的認知,這些「踰伽外道」的社會形象大致如此。

像是小叮噹一樣,要變大就變大,要變小就變小,有任意門隨便想去哪就到哪,不想讓別人看到,就隱身不見去。

這比穿比基尼然後把腳掛在頭上,強太多了吧。

揉麵糰

又是做饅頭的日子。

一開始不依賴機器做麵包的時候,我總是乖乖照著書上看的、網路查的數據資料,水多少量、麵粉多少克、一次發酵時間幾分鐘。慢慢的,大概心裡也有個譜了。反正水加了一兩杯,麵粉加個四五杯。和著和著,揉著揉著,太濕了,就再加點麵粉。

手的觸感會告訴我很多訊息,太濕,太乾,太硬,太軟。

稍微不留意,好像慣用的右手,特別是手腕、前臂,就覺得痠了。警覺到這件事,我開始有意識地讓全身一起來幫忙,不再只是慣用手的力量。節奏、律動就自然而然成形了,雙腿就變成比較輕鬆的弓箭步,非慣用的左手也加進來,甚至也可以變成主要操作的機制。

在意識到肩頸比較舒服的時候,就發現,手的觸感傳回來的訊息更細緻了一些。而且不只是觸感,嗅覺也清楚了一點點,彷彿聞到麵粉裡的椰子油味和麵粉本身的淡淡的香氣。

有時候我故意散開手指,在搓揉的大動作之外,再加上掐、捏的小動作,本來以為的麵糰質地,立刻又有不一樣的狀態出現。這些狀態不會持續太久的時間,或者應該說,只要我更輕鬆、舒服地讓全身和麵糰一起律動,就能夠感受到自己以為的某種狀態,不過都是流變中的瞬間罷了。

第一次發酵過後,把胖胖亮亮圓嘟嘟的大麵糰分割了幾小坨,每一坨都再加了一小匙椰絲,再花點時間搓揉,讓新加進的椰絲和原本的麵糰充分融合。

手的觸感會告訴我很多訊息。只要我能夠讓自己保持輕鬆舒適的狀態,觸覺傳遞回來的,可以是非常豐富、複雜、細緻的訊息,而且這些訊息,甚至能夠讓我自己本來的狀態也跟著微微變化。

到某個時間點,我知道,夠了,差不多了,就讓一小坨一小坨的麵糰準備隨著時間再繼續長成他們的樣子吧。

要來蒸饅頭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