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在帶領完單邊的動作,例如一條腿的阻抗式伸展(resistant stretch),或者鴿式預備式,我會請同學暫停下來,要大家仔細地觀察身體左右兩邊的狀態,有哪些差異,差異又具體呈現在哪些部位。套句某老師的名言,觀察看看一個動作的「餘味」(residue),就如同啜了一口好茶、好咖啡之後,別急著灌開水漱口,別急著浪費掉那美好的「餘味」。
這樣講還是很表面,很功利的。背後的出發點其實更含糊,只是想邀請大家,就這樣,享受暫停的力量。就這樣。
現代社會有一個最強而有力,最恐怖的意識型態:拼命完成。完成什麼事?都好,符合眾人期待的當然更好。於是乎,我們拼命工作,拼命賺錢,拼命瞎拼(shopping),拼命維持整潔,拼命運動,拼命斷捨離,拼命養生,拼命念佛或者禱告。或者不知道到底為什麼,但還是要拼命去搶第一名,學校班上的第一名,公司裡的第一名,或者金氏世界紀錄裡各種奇奇怪怪的第一名。
還不知道到底為什麼,應該也沒什麼關係。我在意的是,那為什麼還是得拼,拼了命去完成,完成還怕人家不知道,得拍照下來傳上網站,得留下清清楚楚的紀錄或者認證。
是不是可能,不要這麼拼命。是不是可能,暫停下來,喘口氣,歇一會兒,安安靜靜地(或者喜歡的話,在不會干擾到其他人的環境下,大聲唱唱歌,扯破喉嚨大吼幾聲),不為什麼,就這樣。沒有要完成什麼重要的工作,沒有要完成什麼偉大的事業。
可以的話,關上電腦螢幕,放下手機。暫停下來。就這樣。反正資料永遠追不完,反正訊息總是源源不絕。暫停下來。就這樣。
在兩三趟拜日式或者比較辛苦的串連動作之後,在劇烈的扭轉動作、前後或後彎動作之後,在倒立的動作之後,在看似平淡無奇的坐姿或者站姿動作之後,暫停下來,回到趨近於歸零的狀態,山式也好,大休息也好。我們可能可以更仔細觀察動作過程沒注意到的細節,太緊繃的身體部位,太急喘的換氣;我們也可能什麼特別的事都沒觀察到,也沒關係,至少讓身體休息片刻,有一段好好喘息的時間。
就只是暫停下來,讓身體吸收消化之前所接受到的訊息,剛剛完成了多了不起的動作,或者怎麼樣就是做不到某個動作,都沒什麼關係,真的,都沒什麼關係。就讓身體接受目前的狀態。
就在我們以為什麼事都不做的情況下,身體,特別是肌肉、神經系統正在處理剛剛學習到的新技巧,在「接受目前的狀態」底層下,身體在重新校調,在認識某些身體部位和過去的差異,腦子在比較過去的習慣,嘗試適應新的使用方式,並且讓這些新學到的身體感受,留下更深刻的印記,以便下次能夠順利提取、應用。
就是在看起來什麼都不用做的情況下,身體才能免除負擔,才夠輕鬆,也才能夠有餘裕,去品嘗動作的餘味、後勁。
有位老師說過,「我們對呼吸能做的最好的貢獻,就去不去干擾呼吸」。暫停下來,拔除掉一件又一件不必要的習慣。不要聳肩,不要鼓脹肚子收縮肚子,不要繃緊肌肉,甚至於,不要想著要深呼吸,要輕鬆呼吸。在好像什麼都不做的空白裡,輕鬆、舒服的呼吸就可能自然發生,就可能出現。
就是得歷經一段看起來什麼都不做的暫停空白,很多有意思的事,才能夠有足夠的空間、時間,發芽、茁壯、成長、蛻變。
該怎麼做?很簡單,意識到自己在囫圇吞棗的時候,告訴自己一聲,「哦,我可以暫停下來」,不論那個「棗」是你的午餐,工作的壓力,讀不完的臉書訊息,一陣又一陣奇襲的莫名情緒,累得要命的瑜珈練習都一樣。
忽然警覺回神的時候,就在心裡輕聲地覆誦一兩次「哦,我可以暫停下來」,溫柔而堅定地提醒自己,可以不要再一直想著必須要拼命完成什麼事,至少給自己爭取暫時一小段時間,不做什麼事。暫停下來,就這樣。
就像在練習靜坐,練習專注在呼吸、身體感受的覺察,慢慢地,呼吸彷彿愈來愈緩和、輕柔、舒適,甚至於清楚地觀察到,吸吐之間,存在一處小小的空間,一個貌不驚人、但卻有無比支撐力量、讓我們得以暫停、轉折的小頓點。在那個小小的空間裡,呼吸似乎自然地暫停下來,思緒似乎自然地暫停下來,我們進入一個停格的畫面,可以好好欣賞欣賞週遭的景緻、自己內在的景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