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珈經》第二章,第一條的內容是這樣子的
tapaḥ svādhyāya-īśvara-praṇidhānāni kriyā-yogaḥ The activities of Yoga are self-discipline, self-study and contemplation on the divine.
照 Leslie Kaminoff 在《瑜珈解剖書》裡的說明,
在瑜珈練習裡,我們會把心態導向自我觀照(svādhyāya),區分哪些是我們可以改變的事情(tapaḥ),哪些是我們無法改變的事(īśvara-praṇidhānāni)。
這條經文本身,或者經文的解釋,說明,大概很多瑜珈練習者早就耳熟能詳,沒有什麼特別感覺了。今天剛好讀到 TKV Desikachar 對這一條經文的補充說明,
It is no enough to clean a vessel, you must put something in. 只把容器清乾淨是不夠的,你得放點什麼東西進去。
把容器清乾淨當然很重要,我們天天都花不少在練習。掃地、倒垃圾,刷牙、洗臉、如廁;讀一堆臉書的訊息,再轉貼這些訊息;就像體位法,潔淨法,靜坐,雜念升起,釋放雜念。
清乾淨是一個準備的過程,接下來,就應該想清楚,到底想放點什麼東西進去。想清楚了,那就想辦法放進去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