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零一種方式

你習慣用什麼方式折衣服?刷牙時你習慣上下或者左右刷?你習慣先喝湯還是先吃飯,先吃菜還是先喝湯?

前兩天上了一堂瑜珈體位法的課,老師在前面一個口令,同學們得一個動作跟著做到,而且只能做老師所說的這個動作。老師說,先抬起左腳的腳趾,接著轉左腳的腳掌,然後才能轉右腳。左腳轉動有一定的角度,右腳當然也有。(最好我們帶著量角器到瑜珈教室來上課吧。XD)

一時之間,差點以為我自己掉到什麼軍營裡,正在接受軍事化訓練呢。

先轉哪隻腳,怎麼轉腳,只要夠細心觀察,大概都有可能察覺出不一樣的效果。一堂課裡面,四五個、十來個同學,每個人都可能帶著不同的身體差異、不同的慣性進來,對老師來說,要如何幫助每個人都在動作之間,去細細體會自己身體的狀態,真的是非常大的考驗。

我一直記得 Paul Grilley 說過的話:即使兩個人擺出了看起來一模一樣的動作,他們各別的感受也可能全然不同。

那重點在哪裡?大家都應該擺出看起來一致的形狀嗎?每個人都應該追求某一種特殊的感受嗎?(「老師,那為什麼我都沒有覺得我的大腿內側像他們說的那樣會很緊繃?」)

自己實驗看看吧。以站姿來說(就以戰士二 warrior 2為例好了),如果注意力在腳上,整個身體覺得怎麼樣?如果注意力在大腿、鼠蹊、骨盆,事情又有什麼變化?如果是想著脊椎上下延伸呢?如果是想著身體左右變寬、前後變厚,會有什麼不一樣的感受?不一樣的感受在什麼地方?不一樣的感受是一件固定不變的事嗎?或者不一樣的感受其實也一再變動著,部位游移、強弱微微轉變?

如果意識一直聚焦在呼吸呢?呼吸也不是一件固定不變的事,呼吸的方式更是千變萬化。氣長、氣短,猛力、輕柔,注意在鼻尖,注意力在呼吸道,注意力在肺(上半部還是下半部的肺,左邊還是右邊,前面後面還是側面),效果各有不同。 而且還不只「人體內外空氣進出」這個層次,如果到 prāṇa 或者「炁」的層次 (例如練氣的人說的,「存肺炁入泥丸中,徐徐以繞身,身常光澤」),原本看似單純的站姿,又會變成什麼狀態?

一個戰士二 virabhadrasana 的動作,我們可以感受到哪些身體的線條在延展?水平的、垂直的,體表的、深層的?那是 prāṇa 或者「炁」或者什麼在身體表層、裡層流動嗎?

反正我們大概都不是在軍營裡練瑜珈,別擔心,就試試看,實驗看看嘛。看看一件事,不論是折衣服、刷牙、吃飯、練瑜珈動作,能不能有一百零一種不同的方式,看看這一百零一種方式是不是真的有什麼強烈或者細微的差別。

「一日忽夢覺兩臂已斷,醒驚試之,恍然悟得鬆境」

很多人練體位法的方式,和一般人做運動沒什麼差別:該用力的肌肉或者用不上力 、或者用了太大的力;不該用的肌肉不聽使喚,察覺不到,一不留神就使盡全力,繃得緊緊的、或者縮得緊緊的。

特別是肩頸。

現在的人本來就很辛苦了,一天到晚看著電腦螢幕、手機,肩頸的狀態就不太理想了。帶著疲憊的身軀,下了班之後再趕到瑜珈教室,強打起精神,老師一個口令下來,就拼了命地完成動作,更不容易發現自己慣常的使力方式全都出來了。

就這樣,雖然一直在「練緰珈」,但仍然三不五時得去讓整脊師父調整調整(chhiâu-chhek chhiâu-chhek),或者油壓指壓精油芳療按摩。

有沒有可能不那麼用力?

看看上圖裡左下方看著報紙的阿伯,再看看其他低頭看著手機的乘客。發現什麼不同了嗎?

這樣試試看吧:先換個位置,離開電腦螢幕一下。找另外一張椅子坐下來,拿起手機,停留個半分鐘,然後觀察看看自己用力的習慣。有沒有可能不那麼用力?再試一次看看,特別是肩頸,有沒有可能不那麼用力?

憶余初學此拳時。楊澄師每日囑余曰。要鬆。要鬆。有時又曰。不鬆。不鬆。時或戒之曰。不鬆。便是挨打的架子。極其至。則曰。要鬆淨。相繼何止複數千遍。余於兩年內。聞此語。甚至覺頭大如斗。自恨愚蠢。抑何至此。一夕忽夢覺兩臂已斷。醒驚試之。恍然悟得鬆境。其兩臂所繫之筋絡。正猶玩具之洋娃娃。手臂關節賴一鬆緊帶之維繫。得以轉捩如意。然其兩臂若不覺已斷。惡得知其鬆也。 (《鄭子太極拳自修新法》)

或者換個方式,站起來試試。就只是站著,可不可能兩條手臂都不用力呢?可以的話,往上伸展時,能不能也不用力呢?或者,來個 ardha uttanasana,能不能讓胸口輕輕打開,但是維持著兩條手臂都只是輕鬆掛著?

不那麼用力,真的很不容易。連太極拳宗師級的鄭曼青,在面對自己老師教導時,都還會覺得自己「愚蠢」,一天到晚被老師盯著。別在意,心情放開一點。

以前我常常和家裡的貓玩一種遊戲。他輕鬆躺著,我輕輕玩著他的手掌。在他心情放鬆的時候,手掌的關節根本就是我要怎麼轉就能怎麼轉。這種時候,我常常會和他說,「手熟是誰的?手熟不是你的哦」。後來有一次我自己在練習時,忽然想起這遊戲中的台詞,我默默地告訴自己,「手臂不是我的,手臂不是我的」,然後,真的愈來愈鬆了點。但一不專注,肌肉微微緊繃的感覺又瞬間浮現。

好像在練 Alexander Technique 一樣。腦子下達自己設定要的命令(例如:「我的肩膀肌肉不要用力」),希望可以練習到 “The mind moves, the muscles follow” 的狀態。愈專心,成效就愈清楚。

好像在練靜坐一樣。因為專注在呼吸上,心緒得以集中不渙散,所以才會有輕鬆、舒暢的副作用。因為一直專注在呼吸上,所以愈來愈穩定。要放掉不抓緊的肌肉比較容易放得掉,想看的事情比較容易看得清。

要言雖不繁。然真能領悟。卻不簡單。非信之誠。行之篤。縱能領悟。亦不能抵於成。(《鄭子太極拳自修新法》)

「從自己的經驗來讀」

瑞士學者畢來德(Jean François Billeter)在《莊子四講》裡展示一種閱讀方法(或者技巧):「從自己的經驗來讀」,這話是什麼意思?

如果我沒有辦法進入到莊子所講的話的經驗中,那我就沒有讀懂莊子。我一定要用我所經驗到的東西才能夠讀莊子。

這不只是讀《莊子》的方法,這也是閱讀一切和身心靈相關練習的方法,甚至於,就是唯一最重要的方法(或者技巧)。

在瑜珈教室裡也一樣。聽到老師下達一段指令、說明,如果要真的理解,就只能「從自己的經驗來讀」,練習者必須暫時放下過去的成見,很多時候,也得暫時放下頭腦裡的思考,給自己足夠的時間、空間,讓身體去感受,讓這些感受有機會好好表達出來。

靜坐也一樣。不管腳要怎麼擺,反正就是先坐下來,舒舒服服坐著,或者,喜歡的話,站著也沒問題。重點是,練習者得試著暫停下來。暫停什麼?或者說,什麼事情暫停了?

本來在做的事,本來以為正在做的事。本來腦子裡的空轉,本來說不出來的煩悶、躁鬱,本來不知道到底躲在什麼地方、以什麼方式偷偷發酵的情緒,本來以為可以努力壓抑的不滿、欲求,本來以為可以一直輕鬆戴著的那張面具。

畢來德認為莊子是「一個獨立思考、首先關注自己的親身經驗的人」,而且莊子的描述「非常精確、非常精彩」,是「描述『無限親近』與『幾乎當下』的現象」,「可以依靠這些描述去理解莊子的一些核心思想,而由此一步一步走進未能理解的區域」。

這幾乎完全就是靜坐的操作指南嘛。練習者從最簡單的身體感受去體驗,呼吸在自己的身體範圍之內所生成的流動也好、停滯也罷的各種感受。這些就是墊腳石,這些就是引導自己一步一步「進去」的關鍵。

進去哪?進去身體裡,進去深層的意識裡,進去本來以為摸不到邊、本來以為藏得好好的、本來以為不存在的什麼裡面。

畢來德提醒兩個重點:

一是要放棄我們日常的活動,轉而全心全意地檢視我們眼前或是甚至離我們更近的現象;二是要以精準的語言來描述所觀察到的現象,花足時間,找準詞彙,抵禦話語本身的牽引,強迫語言準確表達我們所知覺到的東西,而且只是表達這些。

第二點是莊子這種等級的作家的工作,別擔心。我們要試著努力留意的是第一點。

靜坐時可以練習、上瑜珈課時可以練習、工作空檔時可以練習,隨時隨地都可以試著練習。


  • 註:畢來德上面的「兩個重點」,背後其實是援引維根斯坦的話:

我們在此遇上了哲學研究中的一個特殊的、典型的現象。可以說,難的不是找到答案,而是在看起來只是答案的入門階段裡辨識出答案來。……

我想,這是因為我們期待的是一種解釋,而看不到描述已經是困難的答案————當然要給這一描述它應有的地位,要停留在這一描述上,不再試圖超越它。————難的是:停。(以上是中譯者宋剛依照畢來德從德語 Zettle §314 的法譯再譯成中文。)

(我想,這與我們錯誤地等待有關;當我們正確觀察一種描述時,它就是解決困難的答案。如果我們停留在這個描述上,不試圖超越它。這裡的困難是:止步不前。)(這段中譯出自《椎根斯坦全集》第11卷《紙條集》,涂紀亮主編,河北教育出版社。)

非得填滿不可嗎?

回想看看,上次你和朋友聚餐,某個朋友的笑話結束之後,場子一整個冷了下來。那個時候,你的感受和反應是什麼?希望有誰趕快丟出下一個更有趣的梗?低下頭來拿起小湯匙假裝攪動一下自己的咖啡?

大家都怕冷場,大家都怕沒事做,大家都怕無聊。空白一出現,就得急急忙忙把空白填滿,伸手一拿、腦子一轉,隨便什麼都好。

更難、更怕的是和自己相處。朋友們散場了,只落得自己一人。腦海裡自己編織的對話片刻也不得閒、不敢停,就像是 24 小時播放老電影的電視頻道,有聲音影像來陪伴(隨便什麼都好),才感覺安全,才感覺自在。(很多電影裡不都有老人家孤獨一個人坐在電視機前面的橋段:電視還兀自演著什麼戲,而那老人家頭倒向一側沉沉睡去,手裡的遙控器不知什麼時候早就滑脫到地板去了。)

大家都不想要這樣的生活。大家都在過這樣的生活。

上健身房、聽音樂會、安排下一次朋友聚會,行程表上永遠滿檔。吃東西、買東西、買東西、吃東西,吃的買的拍張照片貼上網,等別人來按讚,趕快去別人家按讚。沒和其他人「互動」一下,自己的存在感就消失無蹤了。

如果你能暫停一下下,一下下就好。看看自己的呼吸,看看自己的身體(看看自己這副德行?)(要不要站在鏡子前面看都好)。說不定你會發現,在吸氣到盡頭,要轉進吐氣之前,可能會有零點零一秒似的「暫停」;在吐氣終了之際,氣還沒吸進來之前,可能會有瞬間的「空白」。

不需要刻意製造、延長這空白暫停的時間,先感覺、體驗看看就是了。

說不定你還是會覺得有點不熟悉,說不定還有點擔心,說不定你會開始慢慢嚐到箇中滋味(不可說不可說,自己嚐了才會知道)。


(Photo: Darwin Bell, Source)

「人生就像洋蔥,你一層一層地剝開來,有時候剝著剝著就哭了。」詩人 Carl Sandburg 如是說。

剝是一定得剝的,而且裡面大概都是空的。至於是不是要變成剝著剝著就哭了,那就看你自己囉。

靜坐應該是什麼樣子?

記得有次和朋友聊天,不小心聊到靜坐的話題,朋友立刻假裝要盤起雙腿,然後雙手合掌在胸前。我心裡想著,咦,為什麼要雙盤?為什麼要合什呢?

Tricycle 剛好有一篇文章,作者從網路上找一堆打上 meditation 字樣的照片,發現了一堆有趣的刻板印象:金髮白人女性、性感的伴侶一起靜坐、各色人種、商務人士、老人、七彩發光脈輪、飄浮騰空等等。

聽到「靜坐」這個詞,你會聯想到什麼樣的畫面呢?你注意到自己被哪些刻板印象給制約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