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耽溺在不舒服的感覺裡

長久以來,季節轉變,溫度劇烈變化時,總是會引發我鼻子過敏的症狀。嚴重的時候,一整天下來,就是在打噴嚏、流鼻水、鼻塞這幾個狀態之間循環不已。當然,也逐漸學會了一些小技巧、偏方來對治,像是精油,像是腋下夾著棍子或者毛巾捲等等。

但是鼻子不通還真的是很不舒服,身體不舒服,精神也好不到哪兒去,甚至對自己、對旁人一點耐心也不剩,脾氣說上來就上來。

這不舒服幾乎會盤據整個人,所有的心思都集中在此。理智上,沒有人喜歡這樣子的狀態,但事實上,我們就是習慣耽溺在其中。

我們都習慣把精力集中在不舒服的事,我們會不停地告訴自己,「是啊,我真的很不舒服耶,你看不出來嗎?」,「我一點力氣也沒有了哦」。因此就溺在裡頭,動不了或者懶得動,沒辦法翻個身,爬起來。

前兩三天我重感冒,兩三年才一次的那種重感冒。夜裡發燒,全身發燙,接著又冷,畏寒,反反覆覆好幾回。仰躺著不舒服,側身睡也不舒服,頭也跟著痛。簡直完全無法入睡,但身體又疲累,非常需要好好休息。

很勉強地告訴自己,找到還算通暢的單邊鼻孔,感覺一下氣流的進出(哇,好濁熱的氣啊),似乎有感覺到濁熱的空氣排出去一些,趕快告訴自己:「濁氣出去了一些,就會會舒服一點點哦」。勉強讓自己數呼吸,從一到十。果然,根本數不到,馬上就分神了,「頭真的很痛耶」,自己在和自己抱怨。再勉強試幾次,還是沒辦法數到十,「身體真的很不舒服耶」,大半夜的,是還能怎樣啊?

再試試看吧,反正想睡也睡不著啊。

還是沒辦法順利從一數到十。但是,數著數著,好像,其實有幾個瞬間,隱隱約約覺得,似乎舒服了一點點,或者,似乎不舒服的感受減弱了一點點。這模糊的感覺一下下就又不見了。

再試試看吧。不然咧?繼續回到輾轉反側的狀態?

終於有一兩次可以從一數到十了。那稍微舒服一丁點的狀態,也彷彿多維持了幾秒鐘。我很清楚,全身還是在發燒。這也不是什麼了不得的神奇魔術。

再數息一會兒,繼續想辦法留神在呼吸上。身體的不舒服其實都還在,沒辦法騙人的。但注意力真的就轉移了,至少我已經不再是全神貫注在不舒服的感受上。

身體的痛苦是真實的,但後續發生的情緒連鎖反應,並不是必然的,並不是非得這樣不可的,並不是不能破除的。真的有可能不讓自己掉進去一而再、再而三重覆的制式反應:耽溺在不舒服的感受裡,強化不舒服的感受。

然後呢?然後不知道多久之後,就睡著了。(其實也不是完全不知道啦,我大概還是有注意到身體愈來愈放鬆一點點的過程。)

隔天起來,感冒並未因此而消失無蹤(都說了這不是什麼了不得的神奇魔術嘛)。白天乖乖吃了藥,效力不清楚,晚上再調整藥方,似乎比較對準了。不過再上床要準備睡覺,也還是又上演一次差不多的戲碼。只是這一晚我有充足的心理準備,沒有繼續歹戲拖棚,速速入睡休息去囉。

「那然後呢?」

whats-next

常常我們才剛剛坐了一下子,好像稍微安靜了一點點,我們就急著問,「那然後呢?」

沒有,沒有「那然後呢」。

繼續坐下去吧,看看能不能維持住剛剛好不容易安靜下來的局面。說不定,只是說不定哦,會更靜下來一點點。

那然後呢?然後說不定會再更靜下來一點點。

那然後呢?

再更靜下來一點點,再更靜下來一點點,再更靜下來一點點。然後,說不定,只是說不定哦,就有可能看得更清楚一點點。

什麼東西看得更清楚一點?

需要看的東西,值得看的東西。

什麼?兒童瑜珈、親子瑜珈?

說實在的,我從來沒想過教兒童瑜珈,或者親子瑜珈這種課。我長得這種德性,容易嚇到小朋友,而且年紀這麼大了,實在也沒能力陪著小朋友蹦蹦跳跳。

(picture source: http://www.examiner.com/article/yoga-for-kids-vs-other-sports-activities)

教室開幕那天,高中老同學來捧場,還帶了他的兩個小朋友。隔天,老同學又帶著其中一個,來上課。

小學三年級,嗯,我的態度是,就和一般的教法一樣吧。只是我小心提醒自己,別給人家太大壓力就是了。

小朋友上得似乎還蠻開心的。雖然我不確定,她下個星期會不會想再來,是不是真的喜歡我上課的表達方式。結果一個星期過去之後,她又來了,再一個星期,她依然準時出現。(實情是:她爸爸,也就是我的老同學,大老遠地陪著她搭捷運、轉捷運過來。)

前幾天的課,她爸爸也一起留下來上。動作不難,但仍然有一些些肌耐力的訓練,還有一些小細節的提點。慢慢地,我們的動作愈來愈靜,講到的重點,愈來愈細微。小朋友領悟力真好,就這樣一路跟著下去。

有一次我提醒她,別皺著眉頭,臉上的肌肉放鬆,她先是笑著回說,「我哪有」,接下來,本來她會皺眉的動作,臉上的線條就鬆開了,釋放開了。

大休息之前,我們好像是做了一兩次簡單的坐姿扭轉,然後再靜靜坐了一會兒。我以為,宣佈大休息,小朋友會覺得,「啊,終於結束了,可以躺下來休息囉」。沒想到她主動說,「現在我不想躺下來耶」,我好奇地問她,「那你想這樣繼續安靜坐著嗎?這樣坐著不動,舒服嗎?」她點點頭。

然後我們就這樣繼續坐著。


昨天看到老同學寫了她女兒的心得,我看了覺得,真棒。分享給大家看看:

心得 週日陪女兒上完課,坐在公園問女兒:妳說對瑜伽很有興趣,妳是怎麼知道的? 女兒:在學校的老師就是教很多動作,可是我記憶力不好,每次只能記住一點點,但是我真的很喜歡瑜伽,所以上網找了很多影片看,可是都跟學校老師教得差不多,那不是適合我的方式,所以我想找自己很喜歡又適合的方式。 我:那K.T.老師的方式喜歡嗎? 女兒:喜歡!K.T.老師會慢慢解釋,告訴我調整的細節,像我現在覺得有點累,可是很想跑步把力量釋放出來,但是我知道要調整呼吸,慢慢控制不要讓力量一下子發洩出來。我去跑一下喔! 我:那我幫你找的老師找對了吧? 女兒:對!

含著金湯匙

photo credit: bernhardtwealth.com

天生的柔軟度,就像出生時就含在嘴裡的金湯匙一樣,可以讓人爽爽過一段涼快的日子,但也可能讓人從小就養成其他人想要也要不到的壞習慣(沒享受過的人還真的無法想像要戒掉這些壞習慣有多辛苦啊)。錯不在金湯匙,也不在柔軟度,而在於面對這些條件、如何使用這些條件的心態。

慢慢來

那天下課後,照例問問看同學們的狀態。一位老同學不甚滿意地回我,「不夠啦,你這樣帶,運動量不夠啦。」

我知道有些同學習慣表面上看起來很操很累人的練習方式,總認為只有這樣的練法才是練習。當了這麼久的瑜珈老師,我多少知道,怎麼樣帶會讓同學覺得累,覺得「有操到」。如果一個動作接著一個動作,連一次停下來喘口氣的機會都不給,連續三十分鐘一個小時,或者故意在一個需要肌耐力的動作停久一點,兩分鐘三分鐘甚至五分鐘,要喘、要痠,要大腿「爆炸」,都再容易不過了。但如果知道那些滿足心理成就感的動作,會造成腰痛下背痛,會讓頸椎承受過大的壓力,我們還會真的想要嗎?

或者換一個方式問,練瑜珈體位法,就只能是這樣努力操、用力操、累到爆?難道沒有別的可能嗎?(這個問題後面還有更重要的問題:為什麼要練瑜珈體位法?為什麼要這樣練?)

昨天自己在新教室練習,徐徐吐了一口氣,開始深呼吸。設定的目標是,平平順順地深呼吸,從頭到最後,意識和呼吸的連結,盡可能完全不斷裂。

我提醒自己別急,慢慢來,沒有哪個動作非得要做不可,也沒有哪個動作非得做到什麼程度才算「到位」這回事。反正就只是一個動作一個動作老老實實走下去就是了。

兩隻腳掌在墊子上,觸感很清楚,連結很清楚。腳趾頭是腳趾頭,腳趾球(toe mound)是腳趾球,腳根是腳根,三根足弓是三根足弓。然後,這些部位慢慢融合成腳掌,連結到腿,骨盤,軀幹,到頭頂。

形式簡單的站姿,像是站姿前彎、側三角式、戰士二、三角式,緩緩一吸一吐進出幾次(別問我到底幾次,我一點也不記得),覺得順了,就在 state of the asana 停留一會兒,三五次,或者十次二十次深呼吸。

身子慢慢都適應了,差不多也可以輕鬆做拜日式了。有上犬式,有下犬式;沒有拜日式 A,沒有拜日式 B。這一邊可以加入 anjanayasana,另一邊可以換成抬一條腿往上往後往外側往內側,都好。

好像還做了一會兒倒立和後彎吧(天記得),接下來是在坐姿玩很久,不對稱坐姿,對稱坐姿,扭轉,前彎。很淺很淺的扭轉和前彎,又慢慢加深,又回到很淺很淺的狀態。呼吸串連著整顆頭顱,整條脊椎,整片後背到腳底板的筋膜。

回到 dandasana 輕鬆坐一陣子,再小腿交叉 sukhasana 又坐一陣子。舒舒服服躺下來大休息十來分鐘,真是舒服,沒累到睡著,意識清醒清楚清晰但又輕鬆的大休息。

該打開的部位都慢慢擴展開來,該延伸的,自然慢慢延伸。這樣練,多舒服啊。

想到教室要開幕之前,東寫西寫了一堆文案,大多沒機會出來見人,不過有兩句打油詩,一直覺得還算有點小趣味:

徐緩方見疾如風,輕柔最是硬功夫

一開始剛學瑜珈的時候,總是想著要「自我挑戰」。難一點的動作,難一點的事情,才有勁,才來勁。旁邊的同學看起來輕輕鬆鬆就做到的動作,為什麼我總是沒辦法完成?有某個動作始終「卡關」,今天練、明天練、天天練,到了某一天,終於不小心「破關」了(天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真的超有成就感的。

從小教室到大教室,從一個星期練一兩次到天天練,到參加這個那個工作坊、特訓課,永遠有更難、更花俏的動作,勉強去做,大概也可以做出個樣子出來。但是,面對自己每天的練習,重覆的 chaturanga 就是一直會讓手腕疼痛,kurma 或者 supta kurmasana 這種超級深的前彎,實在讓下背不堪負荷,還有,我的輪式不管怎麼樣推,手臂就是推不直,要從輪式自己站起身來,無論照著網路上查到的各種奇技淫巧來練,都彷彿是不可能的任務。也有些時候乾脆就休息個一兩天甚至一個星期不練,手腕和背的不適就解除了,不過心裡的癮頭(「就是應該每天練才精進啊!」)卻壓不下去。身體和心裡的矛盾似乎愈來愈不能調和。

埋藏在深處的懷疑聲愈來愈清楚:何苦來哉?為什麼要這樣練呢?為什麼只能這樣練呢?

如果只能當一具形狀永遠固定的模子,即使這模子做工再怎麼精緻,做出來貌似漂亮的花朵,也不會有自己的神采,也不會觸動自己、觸動任何人。

然後我慢慢地走出來了。走出那個模子,從各個教室的老師身上嘴裡學來的模子,自己看著書、看著網路影片倣造出來的模子。

不再只是依著那些口令,那些外形的指引,那些數字,那些「標準」,不再只讓習慣的動作(以及習慣如何動作的方式、習慣如何動作背後的心態)牽著走,不再只看到只感覺得身體最表面的肌肉,不再讓自己陷在這個那個模子裡。

身體開始比較能夠自在了一點,有點什麼在身體裡流動著,帶著身體在一個動作一個動作之間流動。韻律,節奏,隱隱地浮現了。感覺到了,聽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