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絡、脈絡、脈絡!

脈絡非常重要,所以要說三次。

在網路上經常會看到各種偏方。例如說,感冒了,就是泡熱水澡,或者就是喝薑茶逼汗;咳嗽要喝「白蘿蔔蜂蜜」。進階一點的,一失眠就是酸棗仁湯,或者薰衣草(加馬鬱蘭、羅馬洋甘菊、苦橙、甜橙……)精油。

在現代的瑜珈體位法世界裡,也充斥著各種「OO 動作緩解 XX 症狀」的敘述。隨手搜尋一下,「1分鐘瑜珈.消除肩頸痠痛」、「不用花錢請人按摩,5瑜伽動作就能改善肩頸痠痛」、「打擊肩頸痠痛瑜珈肩胛伸展3招」、「腰酸背痛纏人5招瑜珈立刻得救」、「簡單瑜珈三招,遠離下背痛」、「4式失眠瑜伽動作助你度過輾轉難眠的夜晚」、「5招不流汗的瑜伽!讓你輕鬆睡好覺」、「3動作活血柔軟肩胛骨,解決失眠、肩膀酸痛」。

這類說法都有一個共通的特點:脈絡不見了。

彷彿每個人的體質都差不多,每個人的生活作息習慣都差不多,每個人的心理狀態都差不多。因此出現身體、心理症狀的時候,都可以一體適用各種固定的藥方(不論這「藥」是食物、中西藥、精油、瑜珈動作)。

以前在上中醫課程時,常常聽到老師說,「沒有人是照著書上的描述在生病的」。疾病、症狀總是因時、因地而異,因人而異。中醫的精神在「辨證論治」,用白話來說,就是量身訂做。因為眼前的這位患者有這樣的條件,有這樣的需求,因此開出某種特定的藥方。

瑜珈如果要講療癒效果的話,應該也是基於這樣的立場吧。

Leslie Kaminoff 老師是這樣說的:

所有事都得看脈絡。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從來不說像是「這個瑜珈動作會解決那個問題」這樣的句子。
因為這樣的句子裡沒提到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對誰來說?」每個人都是非常不一樣的。每個人都有不同的體質,不同的習慣,不同的歷史。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有時候會說,事實上,瑜珈體位法不是什麼具體的事物。沒有瑜珈體位法這種「東西」。一個瑜珈體位法就是一個動作、姿勢。這是個動詞。這是某個人做的某件事。瑜珈體位法的脈絡,就是在做這個動作的那個人。

對抗你的習性

很多練瑜珈的人,嘴吧上可能都會說,「我們練瑜珈,不只是在做運動而已哦,我們是在培養自我觀察的能力。」

回想看看自己的練習吧。

utthita-parsvakonasana

舉個例子來說,utthita parsvakonasana 這個動作,我們習慣怎麼做?我們認為哪一種做法才是「正確」的?我們想要在這個動作觀察到什麼事情?培養什麼力量?

重心往前腿移動的過程,難免讓前腿承受比較大的重量、壓迫,我們如何因應這件事?我們的前腿力量夠穩嗎?股四頭肌,尤其是股內側肌(Vastus Medialis Oblique, VMO)是不是可以適時啟動?身體的重量有沒有辦法從軀幹往下傳到骨盤、再往下傳到腿、腳掌?前腳腳跟、大姆趾趾球夠穩嗎?膝蓋轉到什麼方向?我們能感受到地面做為支撐的力量嗎?

不只是前腿在支撐,我們還有核心,還有後面的一條腿。後面的那條腿就是放在那邊掛著、沒人理會,還是也一起主動參與?後面的腳掌重量如何分配,都倒向內側坍塌嗎?如果意識到後腳內側坍塌,有辦法補救嗎?這個補救的意圖與行動,又會造成後腿肌肉、膝蓋角度哪些改變?全身的重量分配又會如何變化?

前手手掌一定得放在地上嗎?一定得放在前腳內側或者外側嗎?一定得使用磚塊嗎?前手肘一定得架在前腿、或是膝蓋上嗎?

前面的大腿小腿就是應該擺成九十度嗎?為什麼?大於九十度會怎麼樣?小於九十度又會怎麼樣?

除了停留的狀態之外,如何進入一個動作,對動作本身也會有不小的影響。我們是從哪個動作進入 utthitha parsvakonasana 這個動作呢?從弓箭步進入,和從戰士二進入,或者從三角式進入,甚至是從 eka pada baddha parivrtta parsvakonasana 進入,有什麼不一樣的感受、效果?

從脊柱的角度來說,這個動作是側彎(lateral flexion)還是縱向伸直(axial extension),可不可以(應不應該)有旋轉(rotation)的成份?如果有旋轉的話,這旋轉是屬於滾動(rolling)(所有脊椎都向同一方向轉動)還是扭轉(twsting)(不同部位的脊椎向不同方向轉動)?

還有胸腔和橫膈膜。在這個動作,上方的側胸自然是開展不少,那底下的胸腔呢,就放著不管嗎?靠在大腿上休息?努力硬撐著提上來?想辦法也扭轉向上?不論哪一種策略,對兩邊肩膀、上背部、下背部又產生什麼效果?

在動作停留的過程,脖子和頸椎到底應該怎麼放,要不要抬頭看上面的手臂或者手掌指尖?抬頭還是抬下巴?抬頭的小動作,又如何牽扯整段脊柱呢?

這些問題,我們都探究過了嗎?不同的條件排列組合之後,又產生哪些新的狀態?呼吸更順暢了嗎?身體更輕鬆了嗎?

頭昏了嗎?喘口氣休息一下。聽聽看 Leslie Kaminoff 是怎麼說的(不是講這個動作的細節啦):

(瑜珈的練習)是去比較你所熟悉的事物和你所不熟悉的事物。每當你在和阻力(resistance)對抗時,你就是在引發更多的資訊。資訊的出現,是來自於對抗我們的習性;只停留在我們的習性裡,並不會產生新的資訊。

換句話說,體位法做為一種自我觀察的工具,如果想要提高效率的話,我們可能得跨出舒適圈,跨出「可是我都習慣這樣做啊」的模式。偶爾換換一個兩個小地方,實驗看看、觀察看看自己究竟是被什麼樣的習性一直帶著走。

而且,這樣實驗的過程,不會比較有趣嗎?

只把容器清乾淨是不夠的

《瑜珈經》第二章,第一條的內容是這樣子的

tapaḥ svādhyāya-īśvara-praṇidhānāni kriyā-yogaḥ The activities of Yoga are self-discipline, self-study and contemplation on the divine.

照 Leslie Kaminoff 在《瑜珈解剖書》裡的說明,

在瑜珈練習裡,我們會把心態導向自我觀照(svādhyāya),區分哪些是我們可以改變的事情(tapaḥ),哪些是我們無法改變的事(īśvara-praṇidhānāni)。

這條經文本身,或者經文的解釋,說明,大概很多瑜珈練習者早就耳熟能詳,沒有什麼特別感覺了。今天剛好讀到 TKV Desikachar 對這一條經文的補充說明,

It is no enough to clean a vessel, you must put something in. 只把容器清乾淨是不夠的,你得放點什麼東西進去。

把容器清乾淨當然很重要,我們天天都花不少在練習。掃地、倒垃圾,刷牙、洗臉、如廁;讀一堆臉書的訊息,再轉貼這些訊息;就像體位法,潔淨法,靜坐,雜念升起,釋放雜念。

小周天

清乾淨是一個準備的過程,接下來,就應該想清楚,到底想放點什麼東西進去。想清楚了,那就想辦法放進去囉。

不見得需要一直掙扎

我們都在不斷地掙扎。

種種情境。辦公室裡只會嚼舌根的聒噪同事;非得趕著回去趕回去了又沒什麼話說的過年圍爐;無聊的婚禮一杯酒認識不認識的人敬過來敬過去;捷運車廂裡不知道什麼角落傳出來食物的油耗味、大嬸阿婆嗓門大聲的閒話家常、中學生邊看玩手機遊戲看著手機裡的電視綜藝節目還一邊一大夥人嘻鬧;想清靜一下腦子裡亂七八糟的故事走馬燈轉個不停。

我們總是想「做點什麼事」,自己和週圍環境掙扎一番,自己和自己意思意思掙扎一下。然後發現,嗯,怎麼好像總是於事無補,於是宣告放棄,「我沒辦法了」。

就像是肩頸的僵硬總是在那邊。有些時候感覺到、注意到、意識到了,總覺得,應該「做點什麼事」吧,這樣那樣伸展一下。這邊好像緩和了一點,但一不小心,好像另一邊反而又更僵硬了。動也不是,不動也不是。

到底該怎麼辦才好?

punishment of the envious
punishment of the envious, Compost et calendrier des bergers, [Paris: Guy Marchant, 1493] / source

有學生問 Leslie Kaminoff,遇到有人身體真的很僵硬,覺得自己根本沒辦法練瑜珈的時候,你該和他們說什麼咧?

Leslie 的回答是這樣子的:

你可以說,「你當然可以練瑜珈。你不需要柔軟度很好才能練瑜珈。在練瑜珈的時候,說不定你的柔軟度會變好一點,但你可能也會學到,面對一些擺在眼前的限制,其實並不見得需要一直不斷地掙扎,這樣說不定也可以讓自己過得舒坦一點。

神奇的事是這樣子的:一旦能夠舒坦一點地面對那些限制的時候,事情就可能真正開始轉變,以一種你原來根本無法想像的方式進行的轉變。

融合為一體之前

「除非能分辨出不同的事物,否則就沒辦法讓他們融合為一體。這對很多人來說可都不容易。很多人根本連自己的肩胛骨和上背的體感都分不清。」– Leslie Kaminoff

“You can’t integrate the pieces until you can differentiate them, and that for most people is a big deal – most people don’t even register on a sensory level that there’s a distinction between their shoulder blades and their upper back.” – Leslie Kaminoff

這個句子裡有個英文動詞很有意思,也不太容易翻譯:register。通常我們以為就是「註冊」的意思。在這個句子裡,register 指的是 “(often used in negative sentences) register (something): to notice something and remember it; to be noticed”(根據 Oxford Learner’s Dictionaries),要先能夠注意到、意識到、並且區辨清楚,然後還要能夠牢記在心裡。

我們的體位法練習過程,是不是真的能幫助自己去 “register” 自己不同部分的體感?試試看 tadasana,你認得多少?你記得多少?試試看 urdhva hastasana,能分清楚肩胛骨和上背嗎?其他的身體部位呢?

samasthiti-tadasanaurdhva hastasana iyengar

在 urdhva hastasana 移動手臂往上舉的過程,試試看,從正前方往上舉,從斜四十五度往上舉,從側邊往上舉,彎著手肘舉,兩手輪流舉。找到不一樣的感受了嗎?發現差別在哪些部位了嗎?這些體感,回到 tadasana 時,還能夠記得住,還能夠 register 嗎?

在講融合為一體之前,嗯,我們還有很多功課要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