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是規格控嗎?

你能否記起,上一次不仰賴任何權威資訊,只憑自己的感官和心去體驗一件產品/創作品,是什麼時候?

這是《無知者》這本書的廣告詞。這是我看過一次就記得的廣告詞。

只從自己身體的感受,去品味一杯咖啡、一頓餐食、一首歌曲、一幅畫作、一篇文章,或者自己的瑜珈、靜坐練習,都是非常值得的嘗試。因為沒有外在權威依靠,只得自己靜下心來觀察,還真的不是那麼容易的事。相反的,援用自身以外的資訊,或者數值化的規格,操作起來方便輕鬆多了。

前兩天在社交媒體上不少朋友分享了一篇趣文「咖啡到底怎麼喝?」。這年頭手沖精品咖啡、淺培咖啡愈來愈流行,還真的有好多人就照依樣畫葫蘆。我就有過一次印象很深的經驗,某店家的吧台手非常認真的度量咖啡重量,測水溫,每個步驟都很儀式似的,講究「規矩」,一板一眼。結果咖啡端出來,喝第一口就讓人傻眼,完全沒味道啊。如果這吧台手多花一些心思在品嘗自己沖煮的咖啡上,而不只是沖煮過程的規則,說不定會讓自己和客人都更能享受到咖啡的滋味。

從外在的標準,特別是量化的標準去看待事物,彷彿事情的進行就變得簡單多了。不必花費太多腦力思考,不必用心仔細感受、體驗,反正依照別人(廣告商、店家、「大師」)製定的規格,東西好不好,照規格就足以評判。規格說了算。

咖啡如是,美食如是,中醫、養生如是。「規格控」的心態可以在工作、生活各方面都看得到。

不少練瑜珈的朋友同樣不自覺就套用這種心態。站姿山式兩隻腳掌一定要併儱(或者一定不可以併儱),兩手往上舉的時候,只能往前或者往外四十五度或者九十度或者一百八十度,手指頭一定張到最開,或者一定不可以張開。「為什麼?」我曾經傻傻地這麼問,得到的回答是,「不然『能量』就會從指縫之間流失」。

即使在更要求靜下心來的呼吸法(pranayama)練習過程,也常常可以看到規格控的模式出現,特別是在時間比例的拿捏這件事上。例如說吸氣、止息、吐氣可能是 1:2:1 或者 1:4:2,像是 nadi shodhana 練習時,很多人八成以上的心思都跟著節拍器在搖擺,拍子一到,就匆匆忙忙切換手指頭、左右鼻孔,注意力幾乎完全沒進入到自己的身體裡,真是非常可惜。

表面上看起來,時間是最容易客觀度量的。跟著精準的機械走,拍子大概就不會算錯。可是重點不會只有拍子、只有數字、只有規則啊。就像前面講的咖啡的例子,不論多符合沖煮的規矩,重點是喝起來的感受,咖啡入口、經過舌尖舌根,最後落喉之後,前中後韻味的姿態表現。在呼吸法的練習過程,吐氣夠不夠輕鬆舒服,吸氣能不能不太費力,止息的時候整個人是不是更安靜穩定,可能才是更重點的事吧。我清楚記得有位老師 Gregor Maehle 在教呼吸法的時候,特別提醒,別只是依賴節拍器,「我們可不是要練得變成像機器人啊!

數值比例的重要性,和「規格控」對數值的追求,兩者之間只有一條隱微的分隔線。一開始練的時候,客觀的數字也好,具體可見可聽聞的節拍器也好,都可以是個好幫手,就好像食譜裡總是會寫出來的各種數值,一茶匙份量的糖,或者 180 度烤箱烤 25 分鐘。但即使有這些外在的提醒、參考,還是得自己的身體專心去體驗,才能真的感受到味道是不是過重,表面或者底層有沒有太焦了?

在 flow 類型的瑜珈課,我喜歡從一些簡單的動作開始帶,四分之一套拜日式,半套拜日式,慢慢讓同學能夠意識到一吸一吐的節奏,伴隨、帶領著舉手向上、站姿前彎等等動作。五分鐘十分鐘下來,流動、順暢的呼吸建立起來,才會再緩緩發展到整套拜日式或者其他動作變化。在這樣的過程裡我們會比較容易感受到,節奏感在腦子裡,節奏感在身體裡

規格、權威資訊可以是兩面刃,拿來綁死、鎖死自己,或者拿來幫助自己發展更大程度的自由。有沒有投注自己的心思、身體去感受,會決定「是你在參酌規格,或者,規格來定義你」。

多劇烈才算劇烈?


pix source

我生平大概就上過那麼一兩次印象超深刻的熱瑜珈。記得第一次上的時候,大概是瑜珈教室的免費體驗課(唉,免費的最貴),課堂中我喝光一整瓶兩公升的運動飲料,下課後馬上再買一瓶,又是幾乎一口氣就喝光一整瓶。(不了,我再也不喝運動飲料了。)

在上課的過程中,有些念頭好像一直盤據在心裡:「我會不會五分鐘之後就倒地不起?」「我會不會沒辦法活著走出教室?」

多年之後再回想,那時候的體能狀態根本不適合去上這種課程。平常完全沒運動,突然就跑去上熱瑜珈,不出問題才怪。不過重點還不在這裡,而是,「為什麼我沒有上到一半的時候就轉身出教室?」

為什麼?因為逞強,因為愛面子,上課到一半就溜出去很丟臉?好像是吧。當時我並不明白,自己的身體健康,絕對比面子重要太多太多了。當時我並不明白,在覺得受不了的時候,直接向老師表明受不了,必須暫停下來或者離開,才是有點智慧(有點基本常識)的選擇。

除了自己的面子之外,東亞的學生還有一種特別的心理狀態:我們不想、不願意、甚至覺得不應該,去挑戰老師的權威。我們一方面不想被老師看成「不願意再努力一下」、「不夠精進」、「學習態度不佳」的學生,一方面也怕讓老師「沒面子」。在教室裡,如果我們半途溜出去,常常會被視為是夾雜著「打混」、「反抗老師權威」的表現。光是下意識裡存在這些念頭,就足以讓我們繼續乖乖停在教室裡,繼續拖下去,勉強自己撐完一堂課。

前兩天紐約時報報導一則故事:某小姐上了她的第一堂飛輪課,課程一小時。上完課之後兩腿爆炸痠痛,本來以為只是因為不習慣這種運動方式,而且又是第一堂課,難免會痠會累。接下來兩星期,兩條腿劇痛無比,小便顏色變深,還覺得噁心。最後就醫才診斷出來,橫紋肌溶解症

「橫紋肌溶解症」指的是骨骼肌(橫紋肌)受到急速的損傷,導致肌肉裡的蛋白質和肌球蛋白釋放出來溶入血液,可能會進而對腎臟造成損害,嚴重的話甚至可能腎衰竭。

紐約時報引述運動生理學家 Joe Cannon 的建議:如果要嘗試不熟悉的運動,一定要先從比較不劇烈的方式開始(速度不要急,負重不要過量,不要重覆做太多次);還有,需要先離開教室就離開,需要拒絕教練、老師的要求,就勇敢地說「不」吧!

進到教室裡,我們似乎把一切都交給老師。我們充份信任老師,我們將判斷的責任也都交給老師,「萬一我怎麼樣的話,老師應該會看到,會注意到,會保護我,會採取必須的措施」。反正我們只要聽從指令就是了。

根據這位運動生理學家 Cannon 的觀察,會過度劇烈運動的人,通常是那些完全遵照教練、老師口令的人,為了不想讓別人覺得自己太弱、太遜,繼續死命硬撐下去,最容易出狀況。(就和我第一次的熱瑜珈體驗一樣。)

其實如果不拼命,慢慢玩,輕鬆玩,抱著邊試探邊摸索的心態,我覺得這幾年流行的飛輪也好,TRX 也好,跑步也好,都是很好的運動。但是只要真的開始動、開始玩,最好能夠循序漸進,也請一定得想辦法保護自己。常常有同學來和我討論上 TRX 的課或者健身房的各種訓練,我通常給的建議會是,多和老師討論關於安全的注意事項、防止自己受傷的訣竅,多學習各種知識、多培養自我觀察的能力,以便讓己能夠多保護自己一點。

有蠻長一段時間,在瑜珈課上,我其實也是抱著「輸人不輸陣」的心態在硬拼、硬撐,幾年下來,才慢慢學習到,我可以不需要硬拼、硬撐,我可以在太累的時候就暫停下來休息,我可以不需要練得那麼辛苦、痛苦,我可以用完全不一樣的態度、方法來面對自己的身體。

當然,要在上課上到一半,旁邊的同學都在「努力」、「認真拼命」的時候,自己停下來休息,或者甚至就先離開教室,還真的需要一點勇氣,以及技巧,還有心態上的調整。以前我常常教同學的小技巧是,發覺苗頭不對,可以和老師說要去洗手間(出來透透氣,休息一下,要不要再回去可以有點緩衝時間思考、決定),絕大多數老師都不會有任何意見。(萬一真的碰到那種竟然敢不讓同學去上洗手間的老師,那大概就可以確定,該逃了。)

教室裡有新同學來,通常我會先詢問基本的身體狀況,接著再主動說明,「真的覺得累了,就停下來休息;真的喘不過氣來了,就一定要坐下來,或者躺下來休息哦」。要保護自己,要保命,真的要「練習在練習的過程中休息」

扣回到上個星期講的,為了要不能讓自己陷在舒適圈裡,我們都得練習自我觀察,練習清楚覺察自己的習性,該行動就行動,該走就走,該停就停,該說不就說不。(對別人說不,或者對自己說不!)

「不能陷在舒適圈裡」?

某個同學分享他的練習心得,他說,「我不能讓自己陷在舒適圈裡」。他的意思是說,他並不喜歡「太輕鬆」、「太放鬆」的練習,這讓他覺得浪費時間。他要的是能夠感受到大汗淋漓、肌肉拉扯,盡量伸展到極致,最好練習的動作強度、難度都有十足的挑戰性,這樣「才能跳脫自己的舒適圈」。

我也只能微笑囉。

很久以前,某一派的練習者,很喜歡把 “No Pain, No Gain” 的「咒語」掛在嘴邊。練到讓自己肢體痛苦萬分的動作時,就在心中默念這個咒語。我也曾經這樣練過一段時間,動作練到多厲害,天知道,不過保證可以天天都感受到身體的操累和痛苦。

昨天睡前剛好看到朋友分享一段教學影片,這兩年在台灣好像愈來愈紅的瑜珈派別,「大師」在前頭督陣,大師的大弟子在台上對著底下百來個練習者下達一個一個明確的指令。每個人都神經緊繃的模樣,沒有一個人臉上的表情是舒適、愉悅的。有一瞬間,我以為我在看什麼軍事訓練的介紹呢。

顯然,這些練習者都沒有「陷在自己的舒適圈」裡囉?

拉筋拉到所有的肌筋膜都又僵又緊(甚至覺得這是一種快感),關節可動範圍(range of motion)盡量撐到再大一點,高難度的動作拼了命咬緊牙關再多 hold 個三十秒鐘,這樣的練習,就是「跳脫舒適圈」嗎?

說不定也是啦,如果你覺得這樣的過程可以讓自己覺得愉悅,滿足,充實,旁邊的人也不需要多插嘴。(等等,有沒有覺得什麼地方怪怪的?「跳脫舒適圈」的練習,讓自己很愉悅、滿足?)

到底什麼是「舒適圈」啊?

一坐下來不到半分鐘就得拿起手機來滑,這是我們習慣的舒適圈。
一看到廣告裡名人推荐的關鍵字就按下按鍵立刻訂購,這是我們習慣的舒適圈。
一聽到喜歡的讚美或者不喜歡的批評,瞬間心花怒放或者整個人就怒起來了,這當然也是我們習慣的舒適圈。

我們總是被自己的習性綁著,事情一定、只能、非得這麼做不可,日常生活如此,練習瑜珈也如此。原來習以為常、不自覺的習性、慣性掌控著我們的應對進退。自己既有的思考、行為模式不自覺不斷地重覆上演,應該就是每個人都很難跳脫的舒適圈吧。

這些年練著練著,教著教著,我愈來愈不滿足了。不滿足於某些派別強調「原汁原味」、「三千五千年的傳承」,不滿足於某些老師教導的,某個動作一定只能這樣擺、這樣動、這樣停留,不滿足於某些老師認為,大腿和小腿非得要九十度或者一百八十度的要求,不滿足於某些系統安排動作進行的特定順序和邏輯。

於是我想盡辦法跳出來。跳出這個框,同時還得保持戒慎之心,別一不小心又掉進另一個框。現在自己練的,教的,三不五時還是有不少累人的動作,但更多是乍看之下覺得簡單,可是操作起來其實並不容易的練習。有的人可能覺得我的課愈來愈四不像了。如果真是這樣的話,我真的只能誠心合什回一句:Namaste。

前兩天和初見面的朋友聊天,朋友問,「那你去過印度了嗎?」(這是幾乎所有瑜珈老師都一直會被問的問題啊。)

沒有,一次也沒有。對很多人來說,有 Guruji A、Guruji B、Guruji C 在前面發光引路,有這派那派的三百五百小時的認證證書掛在牆上,有名牌可以別在胸前,感覺安全多了,安心多了。對我來說,這些證書,這些貌似發光發亮的 guru,似乎也都是某種程度的舒適圈。

沒有老師可以依靠、又碰到難解的問題,那可怎麼辦?

不知道耶。

問題永遠也解不完吧。可是,所謂「跳脫舒適圈」的趣味不正是這樣嗎?

找面穿衣鏡,看一下自己的側身吧!

叔叔我常常在路上職業病發作,光是站在捷運月台上等車的過程,看著路人行進,站定,再猜想一會兒人家進車廂之後的站姿或坐姿,就夠我歡樂好一會兒(誤)。(其實我是在蒐集資料,我是在備課!)

昨天在車站閱讀一位乘客的體態,他只是站著,並沒有在滑手機。如果是在教室的話,我可能會提示的像是這樣的問題:

猜猜看,如果我們的面前有一道牆,自己身體哪個部位最靠近牆面?如果我們的背後也有一道牆,又是哪些部位最靠近(或者遠離)牆面?

是的,這位乘客最往正面凸出的部位,大概是肚臍附近,下腹部。他的骨盆前傾的幅度很深,膝蓋整個往後推到鎖死的位置。頭自然不在軀幹上方,而是停在胸腔的前面。


pix source

我們很容易因為聽到類似的問題,就開始自覺或不自覺地用力挺胸,挺直腰桿。說真的,這樣很累人,而且不到半分鐘,就故態復作,沒什麼用處。

這樣子操作比較容易一點:找面穿衣鏡,別正面對著鏡子站,轉個九十度,輕鬆舒服站一會兒,三五次輕鬆呼吸過後,輕輕地轉動頭,看看自己正面、背面最凸出的點在哪裡。右側面看完之後,休息休息,再看看從左側面也看看吧。

同樣的練習,更簡單的,就是平躺在地上(不是軟軟的床墊哦!)。觀察自己的後腦勺、兩邊的肩胛骨、上下背、雙臂、臀部、雙腿、雙腳。一樣,別用力挺胸,也不需要用力收小腹(也不需要提肛),靜靜等一段時間。怕無聊的話,就放段舒服的音樂。

祕訣在這裡:仔細地繼續觀察自己呼吸的變化,身體的變化,整個人的變化。

通常每個人都想要直接的答案。最好是別人(醫生、老師、顧問、前輩)給的答案,或者一眼就看懂的解決方法。拿到處方箋之後呢?藥到病除?從此就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

重點不只是「答案」看起來是什麼樣子,也不是別人來告訴我們哪裡對或不對。重點在仔細覺察自己的身體感受與反應,在看之前和看之後,哪些地方偷偷用力想要「校正」,哪些地方可以慢慢放鬆。觀察自己身體如何反應,比「鏡子裡看到的答案」(或者別人的指導)還重要多了。

放鬆練習,練習放鬆

不時總有同學會問,「老師,到底要怎麼做,我的肩頸(或者下背、髖關節、膝蓋、身體、腦子)才會真的放鬆啊?」

真是好問題。真是大哉問。

年紀輕一點的時候,我們想鍛鍊體格,最好是能練到別人看得到的肌肉。年紀比較大一點,慢慢瞭解,別人看到的自己身形如何是一回事,自己日常生活,能不能輕鬆自在活動,能不能舒舒服服、甚至活力十足,可能是更重要的事。

但我們總是這裡緊,那裡痠啊。

找人按摩鬆鬆筋?泡個熱水澡?伸展軀幹四肢?躺下來睡一覺?吃點好吃的、想吃的?還有呢?我們還想得出來別的方式嗎?

來吧,我們一起來練習放鬆吧。

瑜珈教室裡常見的「放鬆」,常常是燈光調暗,放點輕柔的音樂,點上精油薰香,讓同學就著抱枕或坐或躺或趴。這些都很棒。但說不定還有更多種可能性。

對於「放鬆練習」這堂課,我的規畫是這樣子的:可能是針對特定身體部位的主題,像是「五個解決肩頸緊繃的秘訣」,「三招解除下背痠痛」,也可能是「如何好好做大休息式 savasana」,「如何練習 constructive rest」,或者是練習改善呼吸效能,練習清除累積的情緒,練習好好入睡,練習好好休息。

我想像的是一種 近乎「私廚」,「無菜單料理」的練習。我會努力把我知道的,我練過的,可能有用的,有趣的練習方式,因應上課同學的需求,一道一道慢慢上菜。

課程的名字雖然叫「放鬆練習」,但也可以這麼說:重點不只是放鬆(絕對不是「癱塌」),而是「恢復活力」,就像「緊繃的相反詞是鬆弛,還是舒服自在?」裡提到的,我們想要的不是鬆弛,而是能夠讓自己輕輕鬆鬆完成本來想進行的工作、活動。

英文的 spring 這個字很有意思。當名詞的時候,我們知道指的是春天,或者是彈簧、湧泉。當動詞用呢?或者是跳,或者是躍,或者說蹦蹦跳也好。對我來說,「放鬆練習」是手段,練習中即使進入短暫的昏睡也只是過程的一部分,恢復本來可以輕輕鬆鬆蹦蹦跳,輕輕鬆鬆活動才是目的。

讓自己的口袋裡多儲存一些有用的工具(像是 yoga nidra,靜坐等等),隨時因應可能的狀況,讓自己該休息的時候能儘快休息,好恢復活力,去做去玩該做該玩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