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到底在練什麼] 系列:肌肉到底要鍛練到什麼程度才夠?

TKV Desikachar 曾經感嘆地說過,「我不知道肌肉到底要鍛練到什麼程度才夠」。

瑜伽的練習之所以能夠在二十世紀末葉愈來愈紅,吸引愈來愈多人,原因之一,在於大部分參加的人,其實是把瑜伽練習當成某種「健身」的「運動」。很多人覺得瑜伽練習的「療效」,正在於高強度的肌肉鍛練之後,大休息躺下去時感受到的放鬆、滿足。

隨便在各種社交媒體上,都能夠看到很多「瑜伽練習者」貼出自己「做高難度動作」的照片。親朋好友分別來按讚,「哇,好厲害哦」,然後自己也樂暈了,真的覺得自己是「很厲害的瑜伽練習者」。

如果就只是練到肌肉爆痠也就罷了。怕不只是痠,還會有痛,還會有傷。

Leslie Kaminoff 有次上課時這麼說,

在受傷之前,你曾經想過或許應該要有「停止」的念頭嗎?在瑜伽練習的世界裡充斥著我這種稱之為「恣意追求無止盡的柔軟度」的心態,如果這就是我們追求的,那一定會出問題。

真的要等到出問題了,才驚覺,「啊,這樣練,真的有問題」嗎?

我想換個角度來講這件事。五月「499之亂」時,我也在臉書上重貼了舊文「你真的需要吃到飽嗎?」。從「吃到飽」讓我想到反向的操作:練習清楚意識到自己已經吃飽了。

我的操作做法很簡單:晚飯之後不再進食。用這一陣子的流行觀念來說,就是「間歇性斷食法」。如果不講「間歇性斷食法」這種新名詞的話,也就是不吃宵夜罷了。(當然間歇性斷食法還有很多種選項,請在安全的情況下適當練習。)

知道自己已經吃飽、吃夠了,其實是一種解脫的認知:至少短時間之內,我不必再煩惱、處理進食的問題。

傍晚五六點吃完晚餐後(是的,我的晚餐通常比一般人早),到隔天早上七八點吃早餐前,身體會有十二個小時左右的時間,可以不再耗費能量在處理食物消化的事。從「節流」的觀點來看,少耗費能量,身體當然會輕鬆許多。

偶爾會在晚上的課結束後覺得「肚子好像又有點餓了」。絕大多數人的反應是,「肚子餓了,那就趕快找點東西來吃吧」。但除了制式的、條件反射式的反應之外,我們還有其他的選擇。而正是練習的好時機。觀察肚子餓的體感,一分鐘,兩分鐘,三分鐘,像是靜坐觀察呼吸一樣專心觀察身體。正常人多半在半分鐘左右就分心想別的事去了,或者真的能夠繼續專心觀察,也會發現,肚子餓的體感還真是禁不起觀察,不見了。多玩個幾次,我們就有機會從無止盡的「肚子餓、餵食」、「沒吃飽、好痛苦」的循環中跳脫出來。

之前聽到 Thanissaro 老師在講「夠了的練習法門」( the Path to “ENOUGH”),覺得非常受用。練習清楚知道哪些東西、哪些事物、哪些心態已經夠了,可以不用一再持續攀附、緊抓。飽了就可以不再想著要吃了,夠了就可以別再貪心了。

重點,或者說,不容易做到的是,要知道自己已經飽了,要知道已經夠了。

真的不容易啊,所以我們要繼續練,繼續練。(這並不是說沒辦法把腳掛到後腦勺就要一直練一直練啊。拼命練各種不見得符合身體需要的高度度動作,就是 Kaminoff 老師前面在講的,「總有一天會出問題」的練法。)

話說前兩天在課程上,我帶了一個有點累人的動作。沒有人真的「完成」那個動作,我自己也做不到。但我還很滿意地和同學們分享:誰管他「完成」或者「完成不了」,我們就是心情愉快地練這些動作啊。

那肌肉到底要鍛練到什麼程度才夠?天知道,就繼續練、繼續練啊。不是一直練動作,而是練習靜下心來觀察身心狀態啦!

延伸閱讀:

其實,我家也有很漂亮的吸塵器
別被政客騙了
揉麵糰
按部就班,即興演出

膝蓋痛,怎麼辦?

朋友疑似參加路跑賽之後,感覺膝蓋疼痛。看了西醫,醫生判斷是「跑者膝」(runner’s knee),開了消炎藥,結案。

膝蓋痛可能有很多不一樣的狀態、成因,像是網路上這篇「膝蓋痛的簡易鑑別」裡就介紹了很多種不同的類別。這位醫師一開頭就先表明立場,「說在前面:膝蓋疼痛的病因,還是建議要由醫師判斷比較準確喔」,最後的建議是,「膝蓋疼痛的原因很多,不要急著去買維骨力或鈣片來吃,而是要先找到病因,再對症治療,才能達到良好的治療效果。」

髕骨股骨疼痛症候群(Patellofemoral Pain Syndrome)也常被稱為「跑者膝」,網路上有篇物理治療師寫的文章,從解剖學、生物力學的角度,解釋為什麼有「跑者膝」症狀的人,應該要訓練臀部、骨盆週邊肌群的力量,以及可以採用的徒手按摩治療或者自我運動來緩解、預防這類疼痛。

西醫最常見的處方是消炎藥。不想吃消炎藥,我們可能找物理治療、復建科、中醫傷科等等方式來處理,有些手法得依靠其他人幫忙,但因為膝蓋週邊的位置,通常自己還蠻容易可以按摩,也可以採用簡單的「原始點疼痛療法」自我緩解

不過身為瑜珈老師,我當然也要推荐一下簡單的瑜珈解法:

瑜珈老師 Catherine Carrigan 教的方法很簡單,坐在瑜珈墊上(沒辦法輕鬆伸直雙腿的話,請折張厚實的毯子,墊在臀部底下),在膝蓋中間放一塊瑜珈磚,幫助膝蓋固定在適合的位置。拿一條瑜珈繩綁在小腿腓腸肌外側。要確認自己的膝蓋、腳趾頭都是朝向天花板。

動作是這樣子的:瑜珈繩束住小腿腓腸肌、並且固定好膝蓋、腳掌的方向穩定,接著小腿用力往外撐開瑜珈繩(瑜珈繩得先綁緊一點才有效果)。保持呼吸順暢,試試看持續個一分鐘,藉由這個小腿往外撐開瑜珈繩的動作,啟動雙腿的肌肉。

一分鐘過後,解開繩子,拿掉瑜珈磚,站起來走動走動。真的出現神奇的效果了嗎?(你試了才知道!)

Catherine Carrigan 老師提到一個重點:我們的雙腳控制了髖(以及骨盆),我們的髖控制了膝蓋。因此,膝蓋疼痛的解法,得想辦法讓這些相關的骨骼、肌肉、結締組織都回到該回去的方向與位置。

其實不只雙腳控制髖,髖控制膝,就如同我之前的文章提過的,牽一髮而動全身,整個身體總是環環相扣著,不停地相互影響著。所以囉,我自己現在最愛用的解法,就是:來上一堂基礎課吧。

基礎課裡一定會有一堆站姿練習動作:腳掌一定得踩穩,小腿、大腿、臀部肌群也都會輪番啟動,從山式到站姿前彎,從弓箭步到高弓箭步,從側三角式到三角式,戰士二等等。不見得要特別針對某一個部位,但就在一堂課九十分鐘的過程裡,不知不覺地收縮、伸展、歸位並放鬆。

當然,長期來看,最釜底抽薪的方式,應該還是慢慢練習認識清楚自己究竟是怎麼使用自己的身體,如何在日常生活、跑步、運動、做家事、坐辦公桌的過程中,減少不必要的緊繃與壓力。

這是我最喜歡的解法。

你喜歡哪一種解法呢?

藥毒一家

報載,某中醫師因為長期服用龍膽瀉肝湯科學中藥錠,而導致尿毒症,因此具狀控告生產藥品的廠商,「希望將有問題的藥品下架」。

這新聞讀起來,真是讓人感傷。

龍膽瀉肝湯是針對肝膽實火的強效藥方。裡面的君藥(主成份)龍膽草「大苦大寒」,配的黃芩、梔子也都是苦寒藥。儘管有生地黃、當歸滋養血分,甘草調和,但怎麼也不可能拿來長期服用。這道理,一個國家考試合格的掛牌中醫師怎麼可能、怎麼可以不知道。(新聞報導裡的「馬兜鈴酸」成分與尿毒症的關聯,尚待西醫實驗室驗證,但「化學成分分析」並不是中醫的思考與操作方式。)

學過中醫的朋友大概都知道,中醫最重要的特色、精神,就在於「辨證施治」,不論是哪一個流派的中醫,都不能也不應該離開「辨證施治」的態度與操作方式。有這種症候、這種證狀,因此可以使用某種處方,症候證狀改變消失,處方就得暫停、調停。

很多人都認為,中藥溫和、不傷身、沒有副作用,就如同瑜珈的體位法是很溫和的運動,不會造成任何運動傷害。基本上,這些都是錯誤的認知。中藥吃錯了,當然會傷身,也會有副作用(只是和西藥的副作用未必可完全比擬);瑜珈體位法練錯了(心態、練習技巧),運氣好點的,運動傷害也是馬上就來報到,運氣不好的,變成逐漸積累在身體裡的慢性傷害也說不定。

除了良好的飲食(與生活作息)之外,沒有哪一種藥方,是可以長期且大量使用的「保健食品」。(很多人天熱愛喝各種青草茶來「降火」,其實也是很危險的。)體位法的練習也一樣,並不是拼命練同一個動作,做不到、再拼、做到了,再拼更深更深,就自然會對身體更好。沒這回事。

舉個例子來說,輪式(Urdhvadhanarasana) 深度的後彎可以有打開胸腔、提高能量、振奮情緒的正面效果。但如果練習者沒照顧到像是從平行的雙腳向下紮根、並且一路向上拉昇的力量、尾骨適當延伸、肩關節開展、核心力量穩定等等事項,而只是在意姿勢外形上看起來的「深度」,長久下來,的確有可能傷害到腰椎,椎間盤也可能產生病變。

如果真的發生這樣的不幸,練習者該去控告誰呢?去告自己的瑜珈老師?去告自己練習的流派的創始人?去告出版瑜珈書籍的出版商?還是去告 Patanjali 或者其他古代的 Yogi?

沒有辨證施治,就不能算是中醫,同樣的道理,練習體位法,沒有時時刻刻觀照到自己身心的狀態,甚至只是在餵養自己「更深」、「更漂亮」的虛榮心,當然也不能算是在練習瑜珈體位法。


* 歐洲語的醫藥(medicine)、毒藥(poison),字源都來自希臘文的 pharmakon。中文傳統裡,毒和藥也一直是複雜又緊密聯繫的關係,請參閱李零
〈药毒一家〉系列文章

Never give up?

過去兩個星期,這段影片在網路上頗紅,很多人轉貼,很多人除了感動,還是感動。

在看了很多「感動」的留言之後,我自己想到的是一些亂七八糟的問題:

  • 瑜珈老師總是習慣把「接受當下的自己」掛在嘴邊,遇到這種情況,又該如何自圓其說?
  • 如果你是瑜珈老師,有這樣的學生來求助,你願意幫忙嗎?你有能力幫忙嗎?
  • 如果瑜珈老師因為某些理由而拒絕這樣的學生,是不是就是「不相信」學生?是不是就不夠熱心、熱血、不樂於助人?
  • 有了堅強的意志力,看著影片就能學「瑜珈(體位法)」?
  • 除了瑜珈體位法之外,還有沒有什麼方式,也能夠幫助這樣的學生?(不論是替代、或者是並行。)
  • 瑜珈體位法,只有影片中這樣的練法嗎?只能有瑜珈磚這樣的輔具嗎?
  • 三點式頭倒立,適合怎麼樣的練習者?或者,不適合怎麼樣的練習者?
  • 世界上有多少法門,能夠解決「器質性(organic)」的損傷或者疾病?

抱持著什麼樣的態度(甚至目的),開始練習瑜珈,或者練習其他法門,都沒什麼不好。我一開始就是想減肥,而且也真的減了不少。只是,六個月,一年,或者更長更短的時間,減掉多少多少體重,事後再來看,好像也沒那麼重要了。(當然,這是非常有效吸引人們開始練習的誘因,也是行銷宣傳的利器啊。)

然後,還是要提醒一下,這段影片的上傳者叫 Dallapage,也就是影片裡的 DDP 先生。重新站起來的 Boorman 先生,現在在 DDP 的教室裡,當瑜珈老師。

(還有,這段影片的配樂是不是太過頭了一點,imho 真的不需要的。)

廢話一堆之後,我真正想問的是,「相信」究竟什麼意思?「因信得救」嗎?

對了,如果有興趣自助或者助人的話,我比較推荐的是這本書:Yoga As Medicine。(下次再來介紹吧。)

療癒,或者是傷害?

「五行之氣調陰陽,損心傷肺摧肝腸,藏離精失意恍惚,三焦齊逆兮魂魄飛揚!」

這是金庸小說《倚天屠龍記》裡描述的崆峒派神功「七傷拳」。金毛獅王謝遜也曾練這門武功,他的說法是,「每人體內,均有陰陽二氣,金木水火土五行。一練七傷,七者皆傷。這七傷拳的拳功每練一次,自身內臟便受一次損害,所謂七傷,實則是先傷己,再傷敵。」

很多人都以為,練習瑜珈體位法,對身體有益無害。甚至會以為,練習愈認真、愈勤奮、愈強力,就會對身體愈好。事情可沒如此單純。

還有的人從一開始設定的心態就可能略有偏差,他們認為 “No Pain, No Gain”,但瑜珈體位法的練習,真的不需要如此。一心想破關、想打敗自己的身體、挑戰超高難度體位法、「流愈多汗、肌肉愈操,愈過癮」,都可能讓練習者逐漸習慣、乃至於忽視身體要傳達出來的警告訊息。克服 “No Pain, No Gain” 的重要密訣在於:沒有什麼非得達成的目標不可。當下的身心狀況,能到達什麼程度,歡歡欣欣接受。這才是安全的練習方式,這才是尊重身體的態度。

道理再怎麼說,也就只是道理,不如來看個案例吧。長年練習瑜珈、教導瑜珈的 P 小姐,五六年前開始覺得右手常常覺得麻麻的,握力有點夠。這種麻麻的感覺愈來愈嚴重。慢慢的,兩手都有麻痛感,甚至於讓她得提早幾個小時起床,散步、甩手,雙手的麻痛感才能夠緩解。結果因為這樣,讓她睡眠不足,某天開車時竟然打瞌睡,出了車禍。還好這場意外沒讓她受傷,反而讓她有所醒悟:該是時候來面對問題了。

P 小姐去看了醫生,照了頸椎 X 光。果然頸椎已經受傷頗深:包括逆轉頸椎曲線(reverse cervical curve)、椎間盤退變、神經也受到壓迫。醫生和她討論的結果,推斷原因極可能是長年練習長時間停留的頭倒立動作。

頭倒立(Sirsasana)不是「體位法之王」嗎?不是對心肺、淋巴、消化系統都非常有助益,不是最能提升活力的體位法嗎?怎麼會反過來,變成讓身體受傷的原因?

道理很簡單: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尤其是像頭倒立這種進階、高難度的體位法,如果背部、手臂沒有足夠的肌耐力、核心的力量不足,進入動作的過程、停留的期間,沒有讓身體保持在正確的順位上,背部、手臂、核心、腿的力量失去穩定,都可能讓頸椎承受過多的、危險的壓力。

一次停留三五個呼吸,或許傷害尚淺。但如果日復一日,以錯誤、有害的方式持續練習,長久累積下來,真的就可能變成在練「七傷拳」了。所謂的「每天持續精進練習」,到底指的是愈來愈清楚身體細緻的變化,或者只是動作外形愈來愈漂亮?

如果頭倒立練習的過程有問題,一開始,你的頸椎可能只是小小聲在抱怨。你可以停下來,仔細聽清楚,頸椎在抱怨什麼事,好能夠及時調整。但如果不幸,你選擇忽略這小小聲的抱怨,慢慢習慣聽而不聞,理都不理,後果可能是,頸椎提高音量喊,你也注意不到了。最後,到某一個臨界點,頸椎高聲尖叫,你終於意識到,但時間也有些遲了。這真的是瑜珈練習嗎?

Patanjali 的《瑜珈經》2.16 是這麼說的:

heyam duhkham anagatam

這句話的意思大概是:「未來的痛苦可以避免,而且是必須要避免的。」日常生活如是,體位法的練習,當然亦如是。換成大白話來說,「七傷拳」的練習方式,是瑜珈體位法的練習者應當避免的。

P 小姐當然有很久一段時間,不能再練習頭倒立,甚至於連下犬式、肩立式,對她來說,都是困難無比的練習。復建、物理治療、阿育吠陀、靜坐、再加上非常小心謹慎、專注、安全的瑜珈體位法練習,終於,她又慢慢重新建立起練習的條件。

她還練不練頭倒立?當然練啊?頭倒立可是體位法之王呢!怎麼練?不再抱持著「每天都要」的戰鬥心態。也沒有想著,一定要停留多久,二三十秒、兩三分鐘都可以。確認今天的身體狀況真的可以,那就練。此刻的身體狀況不宜,那就不練。

練或不練的選擇,也都是瑜珈的練習。

再想想某大藥廠老闆親自下海拍的電視廣告片吧:「先研究不傷身,再講求效果」。誠哉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