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緣消舊業」?

遭逢不幸,親友生重病,很多人會說,「唉,隨緣消舊業啦」,而且把這概念算到佛教頭上。

在網路上隨手一查「隨緣消舊業」,搜尋結果排最前面的一篇文章,裡面有這樣的內容:

「懂得因果,你就一切都能夠隨順,隨順是消業障。『隨緣消舊業,莫更造新殃』,釋迦族被琉璃王消滅,世尊不反抗,只是勸家人逃亡,這是『隨緣消舊業』。釋迦族逃到西藏,以後就在西藏定居,沒有再回去。……

「『隨緣消舊業,莫更造新殃』,我們要懂得,隨逆境、隨惡緣,消舊業;隨順境、隨善緣,『莫更造新殃』。你學了佛,如果不通達佛法,你隨順境善緣起貪念,隨逆境惡緣起嗔恚,那你不知不覺又造業了!」

你也覺得,對啊,說得真好?

菩提比丘有次回答同學問到「隨緣消舊業」的問題,他是這樣說的

經典上提到,我們今世所受到的除了業以外還有其他種原因,在經典中世尊很明確的表達,他不接受「所有今生所受的都是過去業所造成的」這樣的見解。「認為今生所受的都是過去生的業所造成的」,這是耆那教的教條。經典上,有時稱耆那教為裸形外道,世尊的教導是特別強調我們現在所做的事情、我們現在所造的業,有這個潛力會讓我們未來感果,所以如果認為現在所受都是過去世所造成,這樣子忽略掉業感果其中還有一個可能性的問題,就會覺得做什麼都沒有用,反正過去的業已經命定了已經造成了。我們必須要認知的就是,我們現在所造的業,有一個可能性會在未來感果,這樣子就會鼓勵我們去奮鬥去做一些事情來改變我們的生命、改變我們的生活,而不是都過去業所造,沒有辦法改變。

《相應部36:21經》(或北傳的《雜阿含977經》、《別譯雜阿含211經〉)裡,清楚指出今生所受有八種原因:膽汁、痰、風、以及這三者的不協調(這幾點是 ayurveda 印度傳統的養生醫學觀念),還有氣候變化、自己不小心、別人的傷害、最後才是過去的舊業。佛陀認為不應該「捨世間真實事,而隨自見,作虛妄說。」(《雜阿含977經》)

菩提比丘要講的意思,是要我們避免「非因計因」。如果不小心將不是原因的事,當成真正的原因來處理,就有可能會出現,「在應該施予心肺復甦術的時候,跪下來祈禱」這樣的狀況。

重點是,除了「舊業」之外,更重要的還有「新業」:

比丘們!什麼是舊業呢?比丘們!眼是舊業,應該被看作被造作的、被思所製造的、能被感受的……(中略)舌是舊業,應該被看作被造作的、被思所製造的、能被感受的……(中略)意是舊業,應該被看作被造作的、被思所製造的、能被感受的,比丘們!這被稱為舊業。
比丘們!什麼是新業呢?比丘們!凡現在以身、語、意做業,比丘們!這被稱為新業。
比丘們!什麼是業滅呢?比丘們!凡經由身業、語業、意業的滅而觸達解脫,比丘們!這被稱為業滅。
比丘們!什麼是導向業滅道跡呢?就是這八支聖道,即: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比丘們!這被稱為導向業滅道跡。相應部35:146經/業滅經(處相應/處篇/修多羅)(莊春江譯)

Now what, monks, is old kamma? The eye is to be seen as old kamma, fabricated & willed, capable of being felt. The ear… The nose… The tongue… The body… The intellect is to be seen as old kamma, fabricated & willed, capable of being felt. This is called old kamma.
And what is new kamma? Whatever kamma one does now with the body, with speech, or with the intellect: This is called new kamma.
And what is the cessation of kamma? Whoever touches the release that comes from the cessation of bodily kamma, verbal kamma, & mental kamma: This is called the cessation of kamma.
And what is the path of practice leading to the cessation of kamma? Just this noble eightfold path: right view, right resolve, right speech, right action, right livelihood, right effort, right mindfulness, right concentration. This is called the path of practice leading to the cessation of kamma.Kamma Sutta: Action, translated from the Pali by Thanissaro Bhikkhu

Agent-Smith

心理學有個術語叫「能動性」(agency),意思是說「有目的地發起事件的力量」。有目的,主動的思考、主動的行動。因為人類據說擁有這樣的能力,所以可以專心思考,可以靜下心來學習、記憶、反省。因此可能「在應該施予心肺復甦術的時候」,不選擇「跪下來祈禱」,而是就進行心肺復甦術。

但我們真的有「能動性」嗎?

打開我自己

巴西作家 Clarice Lispector 這麼說:

I am obscure to myself. I let myself happen. I unfold only in the now. I am rudely alive.
自我對我來說是晦澀難解的。我讓我自己就這麼出現。我只在當下展開。我生猛有力地活著。

晦澀難解,就是晦澀難解。不去解吧,至少別再試著用既有的思考模式去解。暫停下來,等待,不期待。等待,沒有期待。

該出現的就會出現。

別擔心,別害怕。打開來,釋放出來。粗就粗,不文就不文,生猛有力就生猛有力,美就美。

釋放開來。沒有不美的。

對抗你的習性

很多練瑜珈的人,嘴吧上可能都會說,「我們練瑜珈,不只是在做運動而已哦,我們是在培養自我觀察的能力。」

回想看看自己的練習吧。

utthita-parsvakonasana

舉個例子來說,utthita parsvakonasana 這個動作,我們習慣怎麼做?我們認為哪一種做法才是「正確」的?我們想要在這個動作觀察到什麼事情?培養什麼力量?

重心往前腿移動的過程,難免讓前腿承受比較大的重量、壓迫,我們如何因應這件事?我們的前腿力量夠穩嗎?股四頭肌,尤其是股內側肌(Vastus Medialis Oblique, VMO)是不是可以適時啟動?身體的重量有沒有辦法從軀幹往下傳到骨盤、再往下傳到腿、腳掌?前腳腳跟、大姆趾趾球夠穩嗎?膝蓋轉到什麼方向?我們能感受到地面做為支撐的力量嗎?

不只是前腿在支撐,我們還有核心,還有後面的一條腿。後面的那條腿就是放在那邊掛著、沒人理會,還是也一起主動參與?後面的腳掌重量如何分配,都倒向內側坍塌嗎?如果意識到後腳內側坍塌,有辦法補救嗎?這個補救的意圖與行動,又會造成後腿肌肉、膝蓋角度哪些改變?全身的重量分配又會如何變化?

前手手掌一定得放在地上嗎?一定得放在前腳內側或者外側嗎?一定得使用磚塊嗎?前手肘一定得架在前腿、或是膝蓋上嗎?

前面的大腿小腿就是應該擺成九十度嗎?為什麼?大於九十度會怎麼樣?小於九十度又會怎麼樣?

除了停留的狀態之外,如何進入一個動作,對動作本身也會有不小的影響。我們是從哪個動作進入 utthitha parsvakonasana 這個動作呢?從弓箭步進入,和從戰士二進入,或者從三角式進入,甚至是從 eka pada baddha parivrtta parsvakonasana 進入,有什麼不一樣的感受、效果?

從脊柱的角度來說,這個動作是側彎(lateral flexion)還是縱向伸直(axial extension),可不可以(應不應該)有旋轉(rotation)的成份?如果有旋轉的話,這旋轉是屬於滾動(rolling)(所有脊椎都向同一方向轉動)還是扭轉(twsting)(不同部位的脊椎向不同方向轉動)?

還有胸腔和橫膈膜。在這個動作,上方的側胸自然是開展不少,那底下的胸腔呢,就放著不管嗎?靠在大腿上休息?努力硬撐著提上來?想辦法也扭轉向上?不論哪一種策略,對兩邊肩膀、上背部、下背部又產生什麼效果?

在動作停留的過程,脖子和頸椎到底應該怎麼放,要不要抬頭看上面的手臂或者手掌指尖?抬頭還是抬下巴?抬頭的小動作,又如何牽扯整段脊柱呢?

這些問題,我們都探究過了嗎?不同的條件排列組合之後,又產生哪些新的狀態?呼吸更順暢了嗎?身體更輕鬆了嗎?

頭昏了嗎?喘口氣休息一下。聽聽看 Leslie Kaminoff 是怎麼說的(不是講這個動作的細節啦):

(瑜珈的練習)是去比較你所熟悉的事物和你所不熟悉的事物。每當你在和阻力(resistance)對抗時,你就是在引發更多的資訊。資訊的出現,是來自於對抗我們的習性;只停留在我們的習性裡,並不會產生新的資訊。

換句話說,體位法做為一種自我觀察的工具,如果想要提高效率的話,我們可能得跨出舒適圈,跨出「可是我都習慣這樣做啊」的模式。偶爾換換一個兩個小地方,實驗看看、觀察看看自己究竟是被什麼樣的習性一直帶著走。

而且,這樣實驗的過程,不會比較有趣嗎?

體位法練習的三種步驟

Desikachar 解釋體位法的練習,有三種步驟(trikrama),老師必須瞭解學生的需求,引導學生採用不同的方式,選擇適合自己的步驟。

Cikitsā Krama 的目的是療癒
Rakṣaṇa Krama 的目的是保健
Śikṣaṇa Krama 的目的是鍛煉

如果已經有傷、有病、有症狀在身,自然應該先好好療癒。如果是一般的情況,體位法可以幫助練習者達到保健的目的,讓身體基本的機能得以良好持續運作下去。如果是年輕朋友或者足夠健康,那所謂「到位」的練習方式才比較安全,因為身體有本錢承受風險

就像理財投資的道理一樣,如果只看獲利(的可能),而不把風險放在眼裡,通常下場不會太理想。抱持著鍛煉的態度來練習,一心要精進再精進,而不知道尊重身體的狀態,結果大概還是得乖乖回到療癒的練習步驟(如果還能療癒的話)。

Desikachar 再三強調,即使在這樣的條件下練習,引導的原則應該是 viveka(有智慧的區辨能力),而非 “no pain, no gain”(「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的心態。

言者諄諄,要不要變成藐藐的聽者,應該就是最基本的 viveka 考驗囉。

你真的需要吃到飽嗎?

接到廣告信。

種花電信寄來了優惠方案的廣告,本來我採用的方案一個月 436 元,4G 上網的上限是 1.5G。新的優惠方案提供 4G 不限流量,吃到飽,要價差不多是我原本的兩倍,988 元一個月,不過得綁約 24 個月。馬上就心癢心動了。

還好雜事多,也沒來得及處理(必須人到現場辦理)。廣告單放在桌上一天,再多看一眼才想到,其實,我並不需要隨時一直連上網,我也不需要走到哪裡都拿手機看 youtube 或者追美劇追日劇追韓劇耗費非常大的流量。我也不喜歡「綁」約的概念,被束縛,而且一次就得綁上兩年,天知道兩年之後的情況會變成什麼樣。

一兩年前,我還拿著舊手機。某一天興起,就把原本的 3G 上網吃到飽方案退掉。從此就很少使用手機上網,除非剛好坐在提供免費 wifi 的咖啡店,才會拿出手機巡看看有什麼訊息。

那一段時間,我算是戒掉「無意識滑開手機瀏覽不特定資訊」的症狀。反正手機的「行動數據」永遠是關著的,遇上像是二三十分鐘搭捷運的空檔時間,要嘛閉目養神,做做眼球的體操,要嘛讀著 Kindle 上的本來就計畫要讀的書,手機兩三天才需要充電一次。

幾個月前為了準備新教室的事,不得已,重新開啟「行動數據」,換了 4G 的新方案,1.5G 一個月其實也夠用了。只是,好像本來戒斷了的症頭,又開始慢慢浮現。真的沒想到,才只是看到廣告詞,差一點就要上勾。

然後我才想到,我不需要,我一點都不需要這些。

不是我不需要上網,而是,我不需要一直上網,我不需要無限大的流量。 不是我不需要吃飯,而是,我不需要一直吃一直吃,我不需要撐死我的胃。

還不只是這些。

就像體位法的練習,當然是很重要的,但是我並不需要把所有的時間、能量,都投注在體位法上。我不需要企圖想要征服一個又一個困難的動作、姿勢,我不需要在網路上一再觀看、找尋體位法的奇技淫巧,我不需要一看到體位法的 workshop 廣告就馬上興奮準備掏錢包刷卡急著報名。

這一陣子我還蠻享受一種練習方式:前半小時體位法,再半小時呼吸調息,最後半小時靜坐。對我來說,那半個小時的體位法,伸展的需求好像就滿足了,筋骨也差不多都活絡開了,然後就可以調息了。調息也不是為了要練到多詭奇的吸吐止息比例,或者多長的時間。專心且輕鬆地呼吸,能量彷彿能走到該走的地方,然後就準備靜坐了。

該有的營養能夠均衡攝取,吃個七八分飽,也就很夠了。甚至偶爾在安全無虞的情況下試試斷食一兩餐或一兩天,讓消化系統休息一下,減少能量的耗損,說不定會發現,真的不需要吃到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