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有看到一整片金黃色的光嗎?」

靜坐課下課之後,教室的阿姨和我打招呼,「不錯哦,教靜坐。」我點點頭回禮。

阿姨繼續問,「那你自己坐到什麼程度了?」我不太確定阿姨的意思,臉上露出不解的表情。

「就是有沒有輕飄飄的感覺啊?或者有沒有看到光?」

「有時候會覺得身體、精神都很輕鬆,不過倒是沒有看過什麼光。」我誠實回答。

「身體輕飄飄的是很一般的程度啦,我們坐久了,都能看到一整片金黃色的光呢。」阿姨兩手劃一大圈,顯然那金黃色的光,籠罩的範圍真的不小。「那你有看到一整片金黃色的光嗎?」

「沒看過耶。」我低著頭小聲回答,連自己都快要覺得不好意思起來了。

回想到才在教室裡和同學分享的 MN123 Acchariya-abbhūta Sutta《中部尼柯耶》《第一二三 希有未曾有法經》)(或參考北傳漢譯《中阿含經》第八卷 32《未曾有法品未曾有法經第一》)。

在南傳的版本裡,故事一開始是一堆比丘飯後閒聊,大家爭相講著聽過的世尊傳奇,後來資深長輩阿難加入,評論說,真的,如來真的有夠了不得啊(「希有而其未曾有」)。閒聊就這麼被活生生打斷了。世尊下座後,也來關心一下,「剛剛大家在聊什麼這麼開心啊,怎麼聊著聊著就停下來了呢?」

有人報告閒聊的內容給世尊聽。世尊裁示,「阿難,不然就由你出來報告一下你還記得的如來神蹟吧。」

阿難開始發揮超強記憶術,講起如來的本生故事,如何入娘胎,入始胎之後又有多少多少宇宙神奇事蹟出現,如來的媽媽懷胎過程多神奇又不思議。一般的婦人都是坐著或者躺著生產,可是如來的媽媽懷的可是菩薩來投胎的呀。怎麼生?站著生,厲害吧。(這一小段可以當醫療史的相關資料參考閱讀。)

一出世的如來就是乾乾淨淨,漂漂亮亮的。接著就演了那一段超有名的段子:雙腳站立,面北走了七步,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什麼「天上地下,唯我獨尊」類似的話語就這麼出來了。天界、魔界、梵天界,沙門、婆羅門、天、人,一萬萬個世界動搖、震動、激動、發散出無量廣大光明,大威神力。(以下請自行想像一整個寶萊塢超豪華歌舞片的畫面就是了。)

講了半天,世尊大概也都認可,只是淡淡補了一句,「阿難,你說的都沒錯啦。只是記得以後講如來神蹟的時候,要再加上一條哦:

如來能夠清楚認識到感受(vedanā)、認知(saññā)、思想(vitakkā)的生起、存在、消逝。(”For the Tathāgata feelings are known as they arise, as they are present, as they disappear; perceptions are known as they arise, as they are present, as they disappear; thoughts are known as they arise, as they are present, as they disappear.“)

阿難,要記得哦,這一條可也是如來超級了不起的神技哦!

我不知道我會不會有一天也能看到阿姨說的那一整片金黃色的光,那光能不能像電影《綠光》說的一樣,「看到的人以後都會幸福快樂過日子」。不過如果有幸能把如來最後說的這項神技練到稍微有點樣子,說不定日子就真的會過得更幸福快樂一點吧。

單純的力量

“This isn’t sexy at all!” 他聽到這樣的抱怨。

什麼動作也沒有,就站著不動。

「味無味處求吾味,材不材間過此生。」

他站在地板上。「吃飯時吃飯,睡覺時睡覺」,老禪師這麼教,那麼,站著就站著囉?

運動解剖學將走路這件事分解成好幾個階段 gait analysis,從腳跟著地、站立、站立中期、推進期、擺盪期,再回到腳跟著地。可是,都不動呢,那些不同階段還在平行宇宙持續進行著嗎?或者是不同階段都在腦子裡搬演,而在肉身巧妙融合為一?

他試著學習讓心眼像是攝影機,長鏡頭和特寫交錯,聚焦在腳底。彷彿熱源探測器,或者壓力計量,大姆趾趾球和小趾趾球,腳跟內側和腳跟外側,還有懸浮的內足弓,甚至外足弓。或者像十七十八世的工筆解剖圖,一條一條肌肉,肌腱結結到骨頭處,黑白的或彩色的,細緻,準確,如密續譚崔(tantra)的思考與行動。

那一次在遠方國度,自己一人進了「咖啡店」,是的,那種「咖啡店」,專賣大麻的那種。花了幾塊錢,還配了一瓶可樂催效。果不其然,本來店裡放的熟悉的搖滾樂,頓時七彩繽紛,若星斗若沙河。不一會兒,劇情又急轉直下,本來 high 翻天突然如千斤墜沉入地心一陷再陷無有盡頭。如是者數度交錯,還有幾次甚至是一起來,又高又重,又輕飄飄又深沉刻骨。

後來接觸了 yoganidra 的練習,才知道,這是平躺在地(自家亦無妨),就著錄音檔案的指引,就可以輕鬆進入的狀態。什麼神奇也沒有,而且,也不過就只是皮毛罷了。裡頭的世界還深得很呢。

他氣吐盡,下丹田守著,一股氣從下腹從髂前上棘大轉子從腿肚往下降,沉重的定音鼓先行,遠遠地,穩穩地,緩緩地,到達腳跟腳板腳掌腳趾,進入地面,往下鑽。

而後那鼓聲漸漸淡去,似乎就要全然消失,卻又慢慢回來了。從內足弓,湧泉穴似乎真的湧出了一股泉,往上,溫溫的小火,尿尿小童似的細泉,沿著小腿內側,過膝,上膕,入鼠蹊,進小腹,胸前、脅肋、後背,上肩,二頭肌三角肌三頭肌手肘手腕指尖,兩條手臂有人從天花板倒吊著往上輕輕拉提似的,那伸展發生了,但說不清在哪,或者應該說,說不清不在哪,週身都給拉長了,卻一點緊繃的不適也沒有。

雙腳仍然沉著,大小腿的肌肉還沒歇息,有底有根的飄飄然吧。

朋友說,看著哪些小清新小確幸都快吐了,沒一點底,要談論日常生活的細瑣事,也只能落得欣賞自家肚臍眼的小伸吟。

他又重新試了幾次,一次一次,感覺慢慢淡了,那股從體內不自主油然而生的酥麻漸漸褪去。

享受過後,最大的忌諱就是念念不忘。只有放下,不再念著,說不定才可能再次品嘗到那滋味。

設定幾個自己專屬的引爆點吧!(爆)

和朋友聊天提到,自己最近設定了一些引爆點。trigger points(誤)。像是捷運上的手把,路口的紅綠燈,汽車的油門踏板,電腦螢幕上輸入法的切換快速鍵。

引爆點的意思,是指一碰到這些設定的人事時地物,就要提醒自己好好留意自己。留意哪些事情?什麼都可以啊,就看你覺得什麼事情對你是有意義的,像是給自己一個微笑,閉上眼睛養神一分鐘,呼吸放緩,身體放鬆。(要提醒自己頌咒或者提骨盆底肌群也都沒問題啦。)

靈感是從 Inception(《全面啟動》) 來的。電影裡的人物,要進入 lucid dream 之前,身上都會帶個自己專屬的信物(一個小陀螺,一個紅色骰子),只有自己知道,一碰到這個信物,就能夠提醒自己:是的,別忘了,我正在做夢,我還停留在夢的世界裡。

莊子和佛陀也都愛用做夢的比喻。反正人生夢一場,難的部分在於,隨時清楚記得,我們正在做夢。而且,要做夢,就要做清清楚楚的夢(lucid dream 之謂也),甚至整個逆轉過來,做夢就做夢,但是就在做夢的過程裡修行(或者也有 Yoga-nidra 這樣的練習法門)。

我的境界很淺薄,太難的法門也沒慧根,因此只是想辦法設定幾個自己專屬的引爆點,盡可能提醒自己,雙腳踏穩,下腹微收,該鬆、能鬆的,就盡量鬆吧。呼吸放鬆,五官放鬆,胸口肩頸放鬆,腰放鬆。或者還可以的話,心情也放鬆一點。

要不要也來設定幾個屬於你自己的引爆點?(爆)


*1. 上文所謂的「引爆點」或者 trigger point(誤)這種不太正確的用法,照朋友(以及其他正常人)的說法,就是一行禪師所說的「正念鐘聲」(Mindful Bell)。在《橘子禪》裡,一行禪師說,「在我的傳承中,我們用寺院的鐘聲提醒自己回到當前這一刻。每次聽到鐘聲,我們就停止談話,停止思考,而且一面呼吸,微笑,一面回到自我。無論我們正在做什麼,都會暫停一會兒,單純享受自己的呼吸。」

*2. Washington Mindfulness Community 有個網頁,可以讓使用者設定時間長度,適時發出鐘響,提醒使用者,回到當下。iTunes Store 平台上也有非常多的軟體有類似功能,我自己目前慣用的是 i-Qi singing bowl alarm & meditation timer,也有功能比較簡單的免費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