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T老師連寫一百天之第四個星期

2025-01-08 辦公室自救法則

非常多人在辦公室裡工作,從早上到下午七八個小時以上的時間,都是坐在椅子上。幾乎每個人都會抱怨肩頸痠痛,下背不舒服。

我常常建議同學一條最重要的「辦公室自救法則」:坐二十至三十分鐘,至少讓屁股離開座椅一分鐘,隨意伸展。

有的同學會問,到底要怎麼伸展?答案是,怎麼伸展都好。脖子、肩膀、骨盆、膝蓋、腳踝、手腕、手肘,不同的關節想怎麼動就都輕鬆動一動吧。

任何我們平常在教室「基礎課」裡一再練習的動作都好,放鬆心情、呼吸,能動的都動一動。想辦法幫自己把過去二三十分鐘因為姿勢不良累積的肌肉緊繃盡快釋放掉。

這些年老美流行一句話:Sitting is the new smoking,意思是說,一直坐著不動,簡直就是「沈默的殺手」,對人體的傷害可能比抽菸更嚴重。

具體來說,光是讓自己的屁股離開椅面,讓雙腳站直再走個幾步(原地踏步也行),讓兩條手臂往上往外隨便動一動,讓骨盆、肩膀、脖子轉一轉,讓眼睛閉上輕輕眼眶裡兜兜圈子,給自己一兩次深呼吸。每天能在辦公室裡執行個三五次,功效絕對遠高於一個禮拜去找按摩師一次。 XD

再精進一點的話,就是改良自己的座椅。如果有機會換椅子,我通常建議硬的椅面,平穩是基本要求,椅面能略高於膝蓋一點比較理想。還能搭配適當高度的桌子、電腦擺放高度就更理想了。(貴參參 kùi-som-som 的人體功學椅比你想的更沒效果。)

我雖然不用去辦公室上班,但每天在家裡、在教室也會有不少時間坐在電腦前看書或寫文章,我的保命法則是:「一想到就來個三次拜日式」、「動不動就去練個十下伏地挺身」。

自己的身體、自己的辦公室、自己的國家,都只能靠自己救。有強烈想自救的企圖心、再加上有簡單具體又可執行的方法,一定可以變出專屬於你、最適合你自己的自救法則!

#KT老師連寫一百天 022/100
#上班族 #久坐 #自救


2025-01-09 身土不二

前兩個禮拜開始讀一本書,一個植物學家描寫她的自然觀察與心得,讀得讓人心嚮往之,真希望也能就這樣一輩子單純做自己喜歡的事。

很可惜,不是每個人、每個社會、每個國家,都能有這樣的幸福。或許我們也曾經以為自己很幸福,只要那些不幸的事還沒發生在自己、家人、親朋好友身上。

他們帶著軍隊不請自來。他們強佔我們的資源、土地,命令我們關起探索的門窗,不可以去認識這片土地的歷史、環境,不可以上山下海,不可以講阿公阿媽爸爸媽媽講的話。他們叫我們努力認真賺錢就是了,不要多管閒事。他們說,政治是骯髒的事。我們怕弄髒自己,於是就乖乖聽話,當個凡事都不判斷、凡事點頭的好寶寶。

幸或者不幸,真的很難講。一輩子就當溫室花盆裡的小花小草,沒機會吹風淋雨曬真正的太陽;當別人豢養的寵物,有得吃就吃,該搖尾巴就搖尾巴,賭賭看在壽終正寢之前會不會被棄養或者虐殺。這樣,幸福嗎?

另一條路是主動選擇,像電影《駭客任務》(Matrix),要嘛選擇藍色藥丸,繼續沉睡在原本以為的舒適夢境度過餘生,或是選擇紅色藥丸,進入可能不安、不確定的現實世界。

現實世界,或者用身心靈、宗教領域慣用的術語來說,「實相」,乍看之下可能恐怖又嚇人。或許這個設計背後的機制,就是要我們不要看,永遠也不要看清楚。

然而就像我們的靜坐練習,一次一次摘除過去戴著的有色眼鏡,一次一次勇敢面對實相,終於才有機會看得更清楚明白。原來,滋養我們成長的這片土地,這個環境過去的歷史、未來的開展,就是我們自身的命運。身土不二。保護自己生長的土地,就是關心自己、愛護自己。這件事一點也不髒,一點也不是「多管閒事」。

現在我們知道他們要更進一步來毒害這片土地,要挖我們的根,要摧殘我們的下一代,要讓我們永遠屈服就範。

我們不會束手待斃。

我們會一起站起來。我們會一起捲起袖子,撩起褲管,一起捍衛這片美麗的土地、捍衛我們的存在、捍衛我們值得的幸福。

#KT老師連寫一百天 023/100
#幸福 #實相 #身土不二


2025-01-10 盡信地圖不如無地圖

以地圖的使用來說,我自己是這樣成長的。

小時候曾買過很大一張、收納時要對折好幾次的台北市地圖。不過也就是偶爾心血來潮,攤開來當成百科全書的心態隨意翻看。

國小國中階段,自己一個人能活動的範圍,主要都是雙腳能走到的地方,幾乎不可能迷路。再遠一點,也就是搭個 204 公車到植物園,搭 307 到西門町、台北車站,搭 0 西到龍山寺,搭 52 路到公館。探索的過程,完全沒有地圖參與的空間。

大學時有了自己的摩托車,開始能夠自在移動到遠一點的地方,但大概也就是出門前略翻一下地圖,知道大致上東南西北的方向,心裡面記一下要從哪座橋過新店溪、基隆河或淡水河。二十多歲騎著車想像自己在演公路電影,從台北市西南角的加蚋仔(Ka-la̍h-á)騎到政大,騎著縣道 106 到坪林到瑞芳,一路都在看風景,根本不必看地圖。

二十多年前剛開車的時候,後座擺了本厚厚的全台灣公路地圖集,一本在手,再加上一張嘴,基本上就是「一台車 thuh 規台灣」,開到哪都沒問題。

而如今,即使在台北市區裡找家沒去過的餐廳,從捷運站一出來,就是先拿出手機開 Google Maps,幾乎是徹底無意識地仰賴這個軟體。

手機上的地圖軟體真的超便利,市區、跨縣市,到哪裡都是引路明燈。尤其是爬山,離線地圖更是不可或缺的幫手,甚至是救命用的神器。但這樣的便利,同時也在弱化使用者找路的能力。

練身體、練頭腦,「用進廢退」(use it or lose it)幾乎都是顛撲不破的法則。科技愈來愈進步,我們愈來愈依賴這些便利無比的科技,結果就是突然一天才驚覺大腦和四肢竟退化到不可想像的地步。

以地圖這個例子來說,我認為最有效的對治方法,就是常常到不認識的地方,在安全無虞的情況下,盡量不使用地圖軟體。靠自己的雙眼、雙腳去探索目標,以及目標以外的世界,靠自己的一張嘴,去諮詢其他擁有在地知識的人,找到問題的答案,找到答案以外的問題。

這也是一種非常重要的自救能力喔。

#KT老師連寫一百天 024/100
#地圖 #科技 #用進廢退


2025-01-11 最高的武學心法?

「瑜珈的重點不在於做動作,而是在於清除做動作時會碰到的障礙」,這是瑜伽老師 Leslie Kaminoff 很常說的一句話,也一直是我日常教學與練習最重要的指引。

有的人練東練西,學這派學那派,就想找尋厲害的武學心法,想要打遍天下無敵手。也有人一直在追求最基本的、最高的,放諸四海皆準的指導原則,可以應用在各種身體動作都合宜的,彷彿是可以一招治百病的「聖杯」。

我一點也不想和任何人對打,但我的確曾經很愛追尋這樣的聖杯。

很長一段時間,我心目中的聖杯,或者說,動作的最高指導原則,是費登奎斯方法(Feldenkrais Method)的創始者 Moshe Feldenkrais 說過的一段話:

「頭必須是自由的,可以往任何方向移動;而下腹必須處在一種狀態,可以做它需要做的任何事,而又不會干擾頭部。身體的其餘部位和手臂則不需要用來產生力量。」(《身體的智慧》)

前輩、老師的話很厲害、很深,那是他們實踐多時而得到的智慧。我能做的就是努力咀嚼,想辦法消化成自己能吸收的養份。

長期的練習與教學,就是不斷在自己的身體和同學的反應裡觀察、思考:動作就是這麼回事嗎?這就是最高的武學心法、最好的動作指導原則嗎?我自己的操作與練習,有沒有帶來不一樣的體會與認識?

年紀比較大了,看得比較多了,不知不覺已經放下對聖杯的追尋。現在關心的都比較淺薄、務實,像是某個同學的肩頸痠痛,可以分享什麼具體可操作的建議;像是該持續做哪些準備,以面對未來可能還有的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長時間的需求?

#KT老師連寫一百天 025/100
#聖杯 #武學心法 #Kaminoff #Feldenkrais


2025-01-12 請頭腦讓位給腸胃道

天冷了就是很容易肚子餓,尤其晚上收工回到家,就是想吃點什麼東西,安撫胃腸和心情。可是好多次我在睡前吃的宵夜點心,麵包也好,餅乾也好,一上床躺著,腸胃道就會開始叫很大聲的那種不舒服的蠕動。

我想要找到「適合我的宵夜」。我不知道天底下有沒有這樣的東西。想了好久,找米製的點心吧。但選擇真的不多,或者,都還是有些不需要的添加物。有天心血來潮,想來試試看把「飯」當點心。

剛好冰箱裡還有點剩飯,進了電鍋蒸熱,淋上醬油,拌了一些味噌,像是模擬小時候吃的豬油拌飯。慢慢嚼著嚼著,彷彿收到消化系統傳回來的訊息:「這個 OK 喔!」。吃完熱飯,洗了個熱水澡,上床平躺之後,果然一切平靜,舒舒服服,身心滿足一覺到天明。

大家都會說要尊重身體的智慧,要傾聽身體的聲音。我覺得最具體的練習,就是請頭腦讓位給腸胃道:吃腸胃道喜歡的食物、用腸胃道喜歡的方式進食。

很多外面有名的料理,要嘛調味過重、要嘛太油太膩,眼睛、鼻子、感官、記憶一時無失察,這些就不需要進、不該進的,就全都進了。頭腦以為的美味,未必是身體、腸胃道鍾愛的。

另一種常見的問題,是進食的過程只專心在手機畫面、或者其他人聊天的內容,完全不把消化系統放在眼裡,不管是硬的軟的熱的冰的,只顧著囫圇吞棗,根本不在意腸胃道的抗議與求救聲。

即使進食的過程沒發現,消化之後的口氣、排氣、排遺、味道輕重,也會告訴我們哪些不該吃,或者不該那樣吃。長期讓消化系統不開心,我們日子過得也不會太愉快。

脾胃是後天之本、氣血生活之源。傾聽他們的心聲,尊重他們的智慧。他們不愛的,請頭腦也乖乖暫時讓位一下吧。

對了,最近我的新發現是,加一小撮柴魚片,味噌醬油拌飯瞬間升級為貓飯,腸胃道老大好像還蠻樂的。

#KT老師連寫一百天 026/100
#飲食 #覺知 #身體智慧 #傾聽


2025-01-13 「要發現事物最好的方法不能透過尋找」

每次和朋友約在捷運站或者人潮眾多的地點,常常朋友都已經看到我、甚至向我揮手,我卻還是找不到對方。朋友提醒過我,因為我總是把目光範圍鎖得太小,太侷限了。我總是在自己設定的小圈圈裡找尋,累得要死,甚至撞得頭破血流,怎麼也沒辦法找到想找的答案。

老實說,因為這樣被念,心裡實在不好受。直到有一天讀到苔蘚專家基默爾(Robin Wall Kimmerer)的這本書《三千分之一的森林》,我才恍然理解到這究竟怎麼一回事。

某一次基默爾在陌生的海灘想要尋找海星。其他海藻、海葵、藤壺什麼都看到了,海星卻怎麼找就是找不到。「失望之餘,我在潮池內站直身子,舒展僵硬的背部,突然間──我看到了!亮橘色,就在眼前的岩石上。然後一切就像簾幕被拉開了,到處都看得到牠們,像在黝黑的夏夜,星星一顆一顆閃耀著,橘色星星躲在黑色岩石縫間,布滿斑點的勃根地紅色星星伸出手臂,紫色星星窩在一起,像家人彼此簇擁著抵抗寒冷。尋牠千百度,原本看不見的突然間看得見了。」

基默爾說這是「昇華的經驗」。她引用一位長輩的教導,「要發現事物最好的方法不能透過尋找」,「要對目光所及之外的範圍敞開各種可能性,這樣你所尋覓的自然會出現。」

如果世界上真的有「當頭棒喝」這種事,對我來說,大概就是讀到這句話的感受。

「不能透過尋找」、「要對目光所及之外的範圍敞開各種可能性」。我整個人愣住了,一次又一次在心裡頭覆誦著這個句子。

我回想自己多次在山裡行走,想找的目標常常都找不到,但沒有預設的時候,身體和視線都放鬆,本來就存在於自然環境的各種植物,動物,現象,就一一顯露出來了。如果行走時目光只專注在步道上,就不容易看見腳邊不起眼的草欉裡,竟然會有一小株一小株寶藍色的龍膽花,或者彷彿突然從角落石頭縫裡冒出來、亮眼的台灣山菊。順著聲音的指引,可能會瞥見藏在樹梢的五色鳥或是紅嘴黑鵯。偶爾停下腳步調息,才會享受到山棕葉片撥動的節奏聲響,以及空中飄來山棕淡雅的花香。

「不能透過尋找」、「要對目光所及之外的範圍敞開各種可能性」。這差不多是一個禪修老師能給的最好指引。

我要提醒自己記得,「要對目光所及之外的範圍敞開各種可能性」。可能再轉個彎,再換個角度,「突然間──我看到了!亮橘色,就在眼前的岩石上。然後一切就像簾幕被拉開了,到處都看得到牠們,像在黝黑的夏夜,星星一顆一顆閃耀著」,「尋牠千百度,原本看不見的突然間看得見了。」

#KT老師連寫一百天 027/100
#尋找 #發現 #瑜伽老師讀什麼書


2025-01-14 「二十億耳症候群」

你每天都練身體、練靜坐、或者練習任何自己想精進的目標嗎?

「練習頻率」一直是同學們最常問我的問題之一。我的確是每天練,或者精確一點說,差不多是每天練。但總也有些時候,會因為像是晚上和朋友聚會而熬夜,隔天爬不起來的緣故,於是就跳過了一天的練習。

早些年常會因為這樣的「偷懶」而自責,現在早就看開了,沒必要把自己逼得那麼緊。適度的「偷懶」或者休息,對於身心訓練都是必要的。

佛陀有個學生名叫「二十億耳」,他有次獨自練習靜坐時想著,自己努力認真拚了命練,卻總是無法突破、沒得到最終的解脫,幾乎就要放棄練習,準備回家享受以前的榮華富貴。佛陀聽到他的心聲,就去開導他。佛陀知道二十億耳出家前琴彈得不錯,就問他,「琴弦調得太緊或者太鬆,聲音會好聽嗎?」二十億耳回說「不好聽」,佛陀再問,「那如果琴弦調得鬆緊恰好適中,聲音會好聽嗎?」二十億耳回說,「這樣就會好聽了」。(《雜阿含第254經》)

佛陀是在講練習的心態,「精進太急」、「精進太緩」都該避免。據說二十億耳照著這樣的心法再繼續練,沒多久就成就解脫了。

我來超譯一下佛陀的教導:以身體的鍛練來說,假設本來的目標是每天都要認真練一個小時,因應不同的狀況,也可以給自己一點彈性,例如說,調整成每週累積的練習時間到達七個小時。有一兩天少練一點或者有事沒辦法練,其他幾天就多增加練習的時間補回饋。這樣還是能完成類似程度的目標,剛好讓身體適度休息,也不會因為達不到目標而產生過度的壓力。

能每天都維持固定的時段,練習固定長度的時間量,這樣的理想當然很棒。但現實上不免有些不可抗力的變化,給自己足夠、但不過頭的壓力,免得一時達不到目標,反而出現「算了,反正我做不到,乾脆就不練了」的「二十億耳症候群」。

#KT老師連寫一百天 028/100
#頻率 #壓力 #雜阿含 #琴喻

「平常動作」之「理想的站姿」

緊繃之所以難以輕易拆解,是因為造成緊繃的背後機制,除了肌肉、筋膜等組織本身之外,還有更多由過去的個人生命史、個人的生活經驗累積培養出來的習慣。如果只是一味地說,「要放鬆,要放鬆」,實在無濟於事。

我常常會建議同學在家裡花點時間,十分鐘半小時,就靜靜地站著(叫不叫「站椿」都無所謂),觀察自己身體的狀態,心理的反應,身心之間互相調整的過程。

也因此不時有同學問及站椿的細節、要領,有哪些該注意的事項。有時候我會針對不同身體狀況的同學給不同的建議(「注意到肩頸不必要的緊張」、「感覺左腳右腳,前側後側都平穩放好」、「不急著讓呼吸變緩變深變長」),有時候就只是講些概要的原則(「仔細感受地面的支撐力量」,「想著全身的肌肉一條一條地釋放」)。

2017年年底開始在臉書上連續寫了一百天站椿的心得,第二十五天我是這樣子寫的:

持續站一段時間,並不是為了鍛鍊力氣。真的站一段時間,就會知道,這是在卸下不必要的緊繃、壓力。緊繃、壓力釋放開之後,身體自然知道如何輕鬆去做要做的動作。

是不是叫站椿一點都不重要,有沒有完全依循某一派的操作手法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每個人都可以參照這樣的原則來練習各種動作,讓身體自然調節到輕鬆的狀態,而完成各種真正想做的行動。這就是我在「平常動作」(Fundamental How-tos)的課程裡想要和大家一起練習的內容。

在構思「平常動作」課程的過程,正好費登奎斯(M. Feldenkrais)The Potent Self 的中譯本《成為有能的人》出版上市,很快又重讀一遍。這一次問題意識很強烈,讀著讀著,不時拍案叫絕,真是遇到知音啊(往自己臉上貼金嗎?XD)。費登奎斯這一段「理想的站姿」簡直就可以直接拿來當站椿的指導原則,所以特別抄下來和大家分享:

如果在站立的動作中,消除所有大腦皮質區域的神經衝動造成的肌肉收縮(這個部分在生理上是由意志控制的 — 也就是不去管我們是否覺察到送出製造肌肉收縮的命令,也不管我們是否完全不知道其來源),身體就會維持在張力收縮的直立姿勢 ,這是骨骼、肌肉與神經系統的張力收縮器官經過演化適應而產生的姿勢。
如果能讓一個人覺察自己在空間中的身體,覺察已成為第二天性的慣性收縮,也覺察骨骼的形態,並廣泛地重新教育動覺,就能證實上述這個出人意表的結論。藉由每一次對自主而可控制的肌肉與關節的理解與矯正,以及隨之而來的能力,可以不去做我們過去不自覺會去做的特定動作,身體的長度會增加,體形會更直立,關節、脊椎與頭部都會趨向理想的形態。身體感覺越來越輕,以至於覺得好像在空中漫步一樣。
理想的站姿不是透過對自己做了什麼而得到的,而是真的什麼也不做,也就是去除站立以外的動機所產生的一切自主來源的動作,其他動機產生的動作已自動化,而成為站立情境中個人動姿的重要部分。(《成為有能的人》,易之新中譯,心靈工坊出版,2018年,頁193)

We now reached a point of capital importance in the understanding of acture or posture. Namely, if in the act of standing we eliminate all contraction due to impulses from the cortical areas (such as are subject to volition in the physiological sense — that is, with no concern as to whether we are aware of issuing the order producing the contraction or whether its origin is entirely unknown to us) the body will be held in the tonically erect posture that the evolutionary adaptation of the skeleton, muscles, and the tonic apparatus of the nervous system has produced.
This unexpected conclusion can be substantiated by making any person aware of his or her body in space, of habitual contractions that have become second nature, of skeletal configuration, and in general by reeducating the kinesthetic sense. With each appreciation and correction of the voluntarily controllable muscles and joints, and with the ensuing ability not to do the particular acts of which in the past we were unaware, the body increase in length, the stature becomes more erect, and the joints, spine, and head tend toward the ideal configuration. The body feels lighter and lighter until on feels as if one were walking on air.
The ideal standing posture is obtained not by doing something to oneself, but by literally doing nothing, that is, by eliminating all acts of voluntary origin due to motivations other than standing that have become automatic and are now part and parcel of the person acture of the situation of standing. (The Potent Self: A Guide to Spontaneity, Published by The Feldenkrais Institute, 1985, p118)

創造出不一樣的「真實樣貌」

在《哈利波特─消失的密室》裡,鄧不利多(Albus Dumbledore)有句話是這麼說的:

能夠呈現我們真實樣貌的,並不是我們的才能,而是我們的選擇。
It is not our abilities that show what we truly are. It is our choices.

在「練瑜珈」的世界裡,很多人會覺得自己(或者其他人、其他「資深」練習者、其他老師)能做到頭倒立、手倒立、下腰、或者其他更高難度的動作,而覺得這樣很厲害,就是要在練到這些程度,而且,能拍張照片上傳到臉書或者 Instagram 給大家按讚打心就更棒了。相反的,如果練了半天,還是沒辦法做到這些動作,就覺得自己(或者其他同學、其他「資淺」練習者)很遜、程度很差,「啊,我就是很僵硬,我就是沒辦法練瑜珈啦」。

如果我們拿前面鄧不利多的話來看,說不定可以有其他的觀察方向。

面對一個看起來困難、有挑戰性的題目,我們有什麼選擇呢?

「大家都說就是面對挑戰嘛,所以我也應該這樣做才對。」這種反應聽起來不太像是「自己的」「選擇」嘛。所以咧,那就賭氣不練了?還有沒有其他的選項?

  1. 仔細思考這個題目,目前該處理,或者目前不需要、不該處理。
  2. 把困難的動作拆解開來,搞清楚自己卡在什麼地方。
  3. 看看卡住的部位能不能慢慢練,或者有沒有不同的練法。

很多時候,我們總是試圖用強迫性的意志力去面對問題,而忘記了另外一種觀察角度:我們還有其他選擇。


pix source: Lachlan Donald

回想看看生活中內心不由自主湧現這種自我對話的場景:

「不行,我現在非得這麼做不可!」

說不定可以改成一個問句:

「我還可以選擇哪些不同的做法來改善情況?」

在站姿前彎的動作裡,與其只是習慣性地打直腿(甚至無意識地把膝蓋往後推),而讓下背、上背都緊繃不已,我們也可以選擇讓膝蓋彎曲,釋放掉一些不必要的壓力。

在靜坐的練習過程中,除了跟著腦海裡東一句、西一句的念頭瞎跑,除了看著天知道哪裡跑出來的畫面、故事而莫名情緒起伏動盪,我們也可以選擇讓注意力回到呼吸、回到身體上。

費登奎斯(M. Feldenkrais)很常提到「要有選擇才有自由」,而且,他認為的選擇,通常意味著得至少有三種選項才算數。這或許和柔道、武術的訓練、求生的需求有關。

我的靜坐老師喜歡說,「多準備幾種工具存放在工具箱裡」,意思是要應付不時之需。他說的工具是呼吸相關的變化,速度快慢、力道輕重、質感差異、觀察視角調整等等。

三角式、戰士一二、頭倒立手倒立都可以有不同的練法,可以放在不同的脈絡裡,當然也可以因應不同的狀況,該抽掉就抽掉。

靜坐的練習說不定也可以這樣看。或者說,人生有什麼問題不能這樣看呢!

再換一種角度來看,如果我們能夠一點一滴慢慢準備多一點工具家私(ke-si),如果我們能夠一次一次練習提醒自己「我還可以選擇其他不同的做法」,說不定就可以把鄧不利多的那句話,轉成更有趣的面向:

為自己創造出不同的選項,形塑出不同風貌的自己。

什麼意思?「真實樣貌」從來就不是與生俱來、固定不變的內容,「真實樣貌」是一天一天練習所創造出來的結果。

延伸閱讀:
Taster’s Choice 品味者的選擇
框框是用來跳出去的!
你今天練習了什麼?
緊繃的相反詞是鬆弛,還是舒服自在?

不只是幾塊肉、幾根骨頭

前兩天下課又有同學問,「老師,你為什麼不把這些動作錄影下來貼上網,那我們在家裡就可以邊看邊練了啊?」

唉。老師長得這德性,錄影上網嚇人啊。(誤?)

簡單說,我不太喜歡拍照示範或者錄影示範。我們看到一張照片裡的動作示範,或者一段影片,通常會以為自己「看到了」,然後就跟著模仿操作了。這未必有問題哦。只是,在看照片、看影片的時候,我們通常比較不容易意識到自己「看不到」的層次。

這麼說好了,如果我用一段三五百字的敘述來描寫下犬式的動作要領,讀者得花一小段時間閱讀,理解,消化。有些文字可能會不見得一看就懂,還得停下來想一想,思索一番,接著才在自己的身體上嘗試看看。這樣的學習過程,比較容易意識到自己的「不知道」,比較容易引發探索自我的實驗。

還有一種問題:我們很容易掉到「三個動作解決肩頸酸痛」這類思考模式。我們會像是某一類只想快速解決病人身體「症狀」的醫生,而忘了病人首先是一個人,一個有肉體、有精神心靈的完整的人。

剛好前幾天看到一篇報導,資深搖滾樂手 Neil Young 曾有一段時間腳痛,痛到根本就沒辦法走路。有醫生建議他在鞋子裡加上特製的墊片,但他還是覺得身體不平衡、不舒服。最後他碰到 Feldenkrais Method 的老師,才理解到原來某些不良姿勢會讓腳承受太大的壓力。

照 Neil Young 的講法,他覺得 Feldenkrais 的老師並不是在「治療他的病症」,而是把他當成一個人、一個完整的人來對待。這讓他覺得非常神奇,非常不一樣。

我繼續和同學解釋,「我沒有看到你,沒有和你互動,真的沒辦法判斷你的肩膀痠痛到底是什麼意思,更沒辦法直接給適合的建議。如果和你聊說幾句話,聽到你的呼吸聲,或者看你做一兩次下犬式,我可能會更瞭解你整個人的狀況吧。」

如果網路上看到的「肩頸痠痛天天都想去按摩!躺五分鐘即可見效的『脖子矯正法』」、「肩頸硬梆梆痛得受不了!1分鐘伸展消除痠痛」之類的文章真的那麼神,那大家就不會把「肩頸痠痛」這幾個字一直掛在嘴邊了。

之前某堂課結束後和同學聊,他覺得他的大小腿都非常緊繃。我試著按摩一下他小腿肚下的承山穴,緩解一下相關的肌筋膜,不一會兒之後,請他重新進入金剛跪坐,本來膝蓋的不舒服果然緩解很多。但是我還是覺得不太對勁,他的小腿按壓下去的感覺其實並不特別緊。於是我們一邊再做一兩組舒緩的動作,一邊繼續東聊西聊。他開始講到他平常的情緒壓力,講到睡眠品質差,消化排便情況也都不太好。

在這種條件下,光是從肌筋膜、骨骼系統去校調,即使有效,多半也不能持續。那怎麼辦咧?要學習好好吃飯,吃該吃的、適合吃的食物(這件事要有知識,也要培養身體的覺察能力);要學習好好睡覺,沒辦法輕鬆舒服側睡,就得練習平躺入睡(有很多放鬆的技巧可以幫忙);要好好活動,瑜珈太極都好、到大自然的環境裡好好走路健行也好、或者其他和緩的肢體活動都好(一個星期來上個兩三堂瑜珈課吧 XD)。

是不是從網路上的影片學或者看書練習,瑜珈、太極、靜坐,Feldenkrais Method、Alexander Technique 或者其他系統都好,能夠讓我們回到自己,整個人,肌肉骨骼、呼吸神經血液淋巴消化泌尿、精神情緒,在自己的身體裡探索自己,和自己好好互動,這才是重點。

把身體切割成幾塊肉、幾根骨頭、某些細胞組織來看待,或者一昧地向往求索別人給的答案,終究還是霧裡看花。

重點不是正不正確,重點是你知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世界上有不少人一輩子追求「正確」的事,老師講的「正確」的知識,電視廣告裡宣傳的「正確」的商品,投票前要挑「正確」的人選。一天到晚都是別人嘴吧裡的「正確」。

M. Feldenkrais 有一段話是這麼說的(說不定有些人會覺得太基進了一點):

我從來不強迫任何人接受我的觀點,我絕不會說,「這是正確的」或「這是不正確的」。對我而言,沒有正確這回事。可是,如果你做了某件事,卻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那麼,對你而言,就是不正確的。如果你確實知道自己在做什麼,那麼,不論你做什麼,對你而言都是正確的。身為人類,我們具有不同於其他動物的特殊能力,就是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因此我們擁有選擇的自由。(《費解的顯然:費登奎斯入門》,易之新中譯)

有的人「選擇」吃素,有的人「選擇」吃葷,如果這真的是基於個人的選擇,照 Feldenkrais 的講法,就都是正確的。要信仰左派或者右派的政治哲學立場(甚至選擇當個「左膠」或「右膠」),如果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也都可以是正確的。

同樣的道理,要早睡早起、要晚睡晚起、要暴飲暴食、要吹二十度的冷氣、要天天喝薑湯、要如何使用玩弄自己的身體,要擺出什麼樣的身體姿勢,要做什麼動作,要怎麼做動作,也應該都是自己意識到、自己選擇的。

重點不是對不對,正確不正確。重點是你知道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知道自己知道或者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其實並不是容易的事。就像有個中醫問診的笑話:醫生問病患,「平時排便正不正常,順不順?」,病患回:「很順,很正常」,經驗不夠老道的醫生可能就繼續下一個問題,但細心一點的,可能會再追著問,「那多久排便一次?」,只見病患老神在在回說,「兩個星期一次。」

在瑜珈教室裡,我們就是在慢慢摸索這些身體的狀態,學著認識這個部位那個部位的感受,學著瞭解動作如果這樣做,可能會出現什麼樣的效果。(如果再加上時間的變數,就更複雜了,說不定長期的效益剛好和短期的效益相反、衝突。)

形式上最單純的山式(tadasana)到底「應該」怎麼站才「正確」?兩腳的跨距應該與髖關節一樣,還是與臀部同寬,或是應該雙腳合併?表面上,老師給一個「正確」的答案是最簡單的,只要照著做就對了。其實答案就在自己身上,實驗看看,每種可能性,各試個十分鐘、半小時,玩個兩三個月,玩個三五年,大概就可以找到答案了。

或者複雜一點的下犬式(adho mukha svanasana),兩手的距離、兩腳的距離、手和腳的距離怎麼擺放?肘關節、膝關節需不需要完全伸直?肩關節和髖關節有什麼空間可以活動?頭怎麼放、視覺焦點要在地板或者肚臍?上背、胸口要盡可能放鬆或者壓向地面?脊椎應該要軸向延長(axial extension)或者要像後彎一樣努力伸展(spinal extension)?不同的脈絡,不同的教學、練習系統,不同的老師,不同的學生,會有各種不一樣的答案,哪一種才「正確」?

parivrtta trikonasana

如果繼續下去,到形式上更複雜的扭轉三角式(parivrtta trikonasana),細節更多,選擇更多。前後腳的距離、角度要多大?骨盆要穩定不動還是跟著扭轉?兩條手臂的相對位置應該怎麼抓?前後手掌要「到達」什麼位置?頭呢?頭往哪裡轉?脊椎呢,頸椎、胸椎、腰椎、荐椎、尾椎的活動各是什麼方向?整個人的重心會落在什麼地方?又可以往什麼方向移動?如何進入這個動作,是腳先擺好、底下的手放好,再打開胸口、打開上方的手臂?還是站直穩定之後,兩手往上或往外打開然後往軀幹慢慢前進?該從頭到尾關注呼吸,還是先讓地基、重心穩定?注意力的範圍要多大,焦點又該在什麼地方?

我們在這堂課聽這個系統的這個老師這樣教,別的課又碰到不一樣的系統不一樣的老師教不一樣的方式,一不小心,就以為其中一個是正確的,或者,是「比較正確的」。

同樣是 Feldenkrais 的觀念:如果你沒有選擇,只有一種、唯一一種的做事方式,就是不自由

站在瑜珈墊上或是坐在瑜珈磚、蒲團上的練習,我們有沒有不同的選項,能不能享受到自己該享受的自由?

我們意識得到自己在做什麼,自己如何做一件事,自己選擇了(或者「被選擇了」)用某種方式來做事嗎?

別再只是問「這樣做正不正確」、「哪一種方式才正確」,更要問清楚,自己到底知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