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教室的最後一個月

在新生南路小巷子舊公寓二樓的舊教室,很快,就要滿六年了。

一開始的時候,我在適應每次上課前對講機突然響起來的聲音,我在適應隔壁左鄰右舍的廚房不時傳進來的滷肉味和烘咖啡豆的焦香,我在適應一堂課只有一個同學、一排三個同學、兩排七八個同學、或者偶爾「轉方向囉」排了三排甚至四排超過二十個同學。我在適應下課後一個人走經過熱鬧的永康街到金華街政大公企對面吃飯、一個人在大安公園裡散步一圈又一圈,我在適應這棟舊公寓每兩個星期都會來一次的室內下大雨般的樓梯間沖洗作業。

差不多都適應了,甚至,不時會在心裡頭偷偷期待,會不會有什麼小小的、意外的調整或者變化。

時間過得真的很快。

好多溫馨的回憶就像臉書的動態回顧,一頁一頁湧上心頭。

這幾年下來,有些老同學從其他教室跟著一起過來,慢慢的,也有些新同學,聽朋友介紹而過來,查網路的資料而過來。當然一直有人來來去去,有的搬家了,有的回外縣市的老家,有的出國留學,有的出國留學回來了,有人畢業,有人換工作,有人結婚,有人生了一個兩個小孩。我光是打這段文字,就得一直停下來看著腦海裡快速翻轉的畫面,太多的記憶情緒一整個湧上心頭啊。

之所以會陷入這樣的回顧,是因為,我們要搬家囉!

是的,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不是啦,教室還是會繼續營運下去,只是,新生南路小巷子裡的這個所在,這個大家一起來流汗、歡笑、時不時蹦蹦跳跳的空間,大概就剩下最後一個月的課囉。

目前預計,舊教室最後的上課日期,約莫是十二月十日吧。(具體的日期,可能要到時候才能完全確認,請大家再看網站或者臉書上的公告。)

我記得前幾天,有個同學下課後和我說,她上課前靜靜看著這個教室,心裡也覺得有點感傷起來。畢竟,已經在這裡練習了一大段時間。

說不定還有不少同學也會有類似的心情。

最後的這一個月,非常歡迎之前在這裡練習過的同學,隨時回來回味一下在這個簡單的小教室裡練習的滋味。尤其是因為今年的疫情,很多同學因此中斷了原本的練習節奏,趁著現在疫情已經趨緩、室內運動也已經可以不強制戴口罩,趕快來重溫舊夢吧! XD

對了,新教室會在城南,幽靜的老社區,以捷運來講,大概在古亭站和台電大樓站之間(比較靠近古亭站),很久以前叫川端町的地方。等裝修到一段落之後,網站上就會公告確切的地點囉。

[延伸閱讀]
2015 這一年,都記得的
氣味,記憶
第一年,結業!
珍惜那些無法線上再現的體驗

用我的身體說謝謝

去年過農曆春節時,我去了東部健行,一回到台北,才發現武漢肺炎可能已經傳入台灣了,大家瘋狂搶購口罩、酒精等防疫物資。我等於晚了幾天,暫時買不到口罩。

我還記得一位同學來上課的時候,私下塞給我一個紙袋,裡面是滿滿一包口罩。人家送的大禮,我一直清楚記在心裡。

全世界大風大浪、台灣平平靜靜過日常生活的 2020 年、2021 年上半年很快就過去了。突如其來的三級警戒,忍著忍著,也已經快滿整整兩個月了。

這段時間,大家都有很多委屈,辛苦,憤怒,怨恨。此外,可能也還有滿滿的感激之情。

感謝醫護、防疫等等工作崗位上流汗付出的人士,感謝這段時間讓我們還有得吃、有得買的商家和服務人員,感謝鄰近的日本、太平洋另一頭的美國,還有地理、心理上其實都很遙遠的立陶宛、斯洛伐克。

我自己也要特別感謝這一段時間一起來上網路直播課的朋友們,從剛開始還緊張得要命的狀態,到後來的直播課,我已經能夠輕鬆自在看著同學們家裡自由來去的小貓小狗小朋友。也感謝這段時間來信、訊息往來鼓勵打氣的朋友們。

前幾天我順利預約到可以施打疫苗,真的覺得感激。於是決定在打疫苗之前,先去做一件五十年來從沒做過的事:捐血。

既然動了念,就儘快行動。

跑了一趙捐血中心。護理師詢問完基本事項後,在左手無名指戳了一下,擠出兩滴血,先驗血紅素,護理師還稱讚說,「顏色很漂亮哦,一定沒問題啦」。

不過我只能捐 250C.C.。開始抽血時,我問了幫我抽血的護理師,是不是因為我是「首捐」因此只能比較少量。護理師笑著回答說,體重淨重要六十公斤以上,一次才能捐 500C.C.哦,她又看了我一眼,「你太瘦了啦」。

五六分鐘後出針。這 250 C.C. 的血液順利貢獻出去。


(吃到一半的抽血紀念蛋糕)

我吃了捐血中心送的芝麻蘇打餅乾、配了一瓶蜜香柚茶,拿了一堆紀念品(其中有一塊是元樂蜂蜜蛋糕)。

這個星期帶了家裡長輩去打疫苗,接著自己去捐血,今天早上自己也打了第一劑 A.Z. 疫苗。對我來說,這些都是非常新奇的身體經驗。

疫情還會怎麼走下去,沒人說得準。我們做自己該做的、自己能做的。

法國哲學家卡繆在1947年《鼠疫》裡,有一段主角李厄醫生和記者蘭柏的對話,在疫情嚴峻的這段期間很多人都引用過,我覺得很值得再讀一次:

李厄站起身來,頓時顯出疲態。

「你說得對,蘭柏,完全正確,關於你要我做的事我覺得很對也很好,所以我一點都不想要改變你的心意。可是我還是要跟你說:這一切無關乎英雄主義,而是一種正直。說出來可能會讓人發笑,但我覺得對抗瘟疫的唯一方法就是正直。 」

「什麼叫作正直?」蘭柏忽然變得嚴肅。

「我不知道一般人怎麼看,但對我來說,就是盡我的本份。」

謝謝台灣,謝謝所有在自己崗位上守護大家、守護自己的每一個人。

每個人也都應該謝謝自己的努力,給自己一點鼓勵。也謝謝這個世界上願意伸手幫助我們的朋友,讓我們也繼續努力盡自己的本份,行有餘力,也伸出我們的雙手去幫助其他的人!

[延伸閱讀]
改變而學習、練習而變化
透過網路直播課程,反而看見練習的核心
第一年,結業!
寫在開幕之前

在不平衡裡創造新的平衡

我很喜歡練「樹式」,也很喜歡帶大家練「樹式」,通常我會邊帶動作邊解釋,「平衡動作就是那些會讓我們一直發現不平衡的練習」。

樹式有好多種變化。最常見的做法,例如左腳不動,右手去提起右腳,讓右腳踩在左大腿內側,到了一個「貌似平衡」的位置繼續試圖穩定住。

我常常會再帶大家練另外一種不一樣的進入方式:先讓雙手往手舉,接著右腳靠自己的力量往上「爬」到左大腿內側。大家總是會爬兩步、退三步,有時候我會開玩笑說這個過程就是「薛西佛斯在推大石」。這種練法並不是直接先「進入」一個「平衡點」接著保持不動,而是強化訓練髖關節外旋並屈曲、再加膝關節屈的力量。這樣的練法,換成坐姿來也行,先讓兩腿伸直,假設左腿先不動、雙手也放鬆不動作,只靠右腿右髖的力量,讓右膝彎曲、右腳踩到左大腿內側、甚至「爬」到左大腿上像是要盤腿一樣。(也就是不靠手的「輔助」,右腿自行進入「頭碰膝式」 janu sirsasana 或者「單盤扣腳坐姿前彎式」 ardha baddha paschimottanasana 的雙腿擺放位置。)

常見的樹式變化,還有在站穩之後,慢慢前彎下去,雙手碰地,或者也有的人乾脆就直接進入「單盤扣腳站姿前彎式」 ardha baddha padmottanasana 這種看起來比較「厲害」、比較「進階」的動作


Alfonso Cuarón, Roma, 2018

不過我最喜歡的變款練法,是不管哪種方式進入動作,在自己覺得站穩了之後,輕輕閉上雙眼,讓整個人清楚地感受到、意識到、察覺到身體從貌似平衡的假相,突然又失去平衡,進而再重新創造新的動態平衡的有趣過程

三級警戒將近一整個月下來,讓我們認識到,本來以為理所當然、可以一直維持下去的穩定與平衡,說不定只不過因為一點點條件的變化,一瞬間就瓦解崩潰。但反過頭來說也可能可以成立:在看似混亂、沒有秩序、無法穩定的不平衡狀態下,重新創造新的平衡的練習過程

儘管我們被迫歷經了前一部分失去平衡的過程,但我們還是可以主動選擇、讓自己也成為後一部分重新創造平衡的力量。

世界上沒有靜態的、不動的、死寂的「平衡」,或者說,這些貌似安逸、歲月靜好的甜美幻覺,可能不過就是「醒過來」之前以為的假相。

只要嘗試看看在「樹式」這類的「平衡動作」站個半分鐘、一分鐘,就可以領悟到,平衡是動態的過程、是運動、是活力的展現,可能有潛藏的危險,但也正因為如此,才會有無窮的希望

我們以為的安全很可能不過是暫時的假相。能認識到這個狀態,是一種莫大的解脫。一起來練「樹式」吧。

[延伸閱讀]

看起來很簡單的,和看起來很難的
並不是失敗
細節搞定了,尾巴自然就高興得翹起來囉!(誤)XD
練習單腳站立,搶救退化的前庭覺!
技巧和協調能力
新習慣來得有夠快
親身體驗過,就會一直看得到!

透過網路直播課程,反而看見練習的核心

全世界練習一整年不同科目、不同類型的網路直播教學,如今,終於也輪到我們台灣上場了。

老實說,沒有動手之前,我心裡也相當排斥,想像著「透過電腦螢幕」上瑜伽課、動作教學課,實在有好多難以克服的困難。即使不說不可能「手動微調」這件事,光是沒辦法清楚聽見看見同學們此起彼落的笑聲,一開始,就讓我覺得網路直播課「不完整」。

不過形勢比人強。好多同學的催促和鼓勵下,大家一起試了好幾堂課下來,五六個人的課、十個人的課、將近二十個人的課,聽見同學下課後回饋的心聲,「終於在家裡也能好好流汗運動了」、「伸展完全身超放鬆的」、「聽見老師、看見同學們,好開心哦」,「這是一個多禮拜來身心覺得最舒暢的時候了」、「謝謝老師,我實在太需要瑜伽課了」,我慢慢也打心裡相信,直播課也有直播課的價值。

網路直播課和實體課都一樣,需要同學和老師彼此共同合作,才能打造出一堂大家都歡喜、也有收獲的課。

像是聲音聽不清楚、鏡頭角度不對這些技術問題,要麻煩大家(尤其是第一次使用 Webex 視訊會議系統的同學)一定要提早個至少十五分鐘「進場」,剩下的,就如同好多第一次參與的同學們共同的反應,「咦,在家裡上視訊課,也是會流汗的嘛」,「好像沒有差太多耶」。

的確,試了一兩個禮拜下來,我愈來愈覺得,實體課和網路直播課雖然有些表面上的差異,但在動作練習的過程,本質上還是很相近的。或者也可以換一種說法:網路直播課反而逼著我們去面對最重要最重要的練習

什麼是最重要的練習?這十來年邊教邊學、邊學邊教一路走過來,我認為,不論哪一種練法、什麼樣的傳承或者多麼創新的系統,如何觀察到自己的狀態,以及,如何找到改變的方式,可能才是最重要的。

很多同學都反應說,在網路直播課,沒辦法看到本來應該會一起站實體教室裡頭左右前後的同學,直播課的這個「缺點」,說不定反而是某種「特色」,甚至是「優點」。因為沒有其他人可以參考、觀摩、比較,只得把注意力都盡量召喚回到自己身上。聽著老師的指令引導,開始專心感覺體驗自己的手腳、自己的肩膀、自己的骨盆、自己的呼吸、自己的思緒。

回過頭來重新思考看看:動作練習的目標,本來就不應該只是想要精確模仿看到的外形,而是藉由外形的模仿、摸索,慢慢地深入瞭解自己進入並且完成(或者接近完成)動作的過程,身體表面、身體裡面、乃至於呼吸、情緒、精神的調整與變化

不論實體課或者直播課,不管老師有沒有機會動手幫忙調整,或者老師只是在一旁出張嘴,其實,老師只不過是輔具罷了,就像在瑜伽教室裡,我們不時會把瑜伽磚夾在大腿之間,提醒自己喚醒大腿內側的力量。

我通常會用這種方式來使用輔具:試著夾瑜伽磚一小段時間之後,我們就把磚塊放到一旁,練習在沒有輔具提醒的情況下,自己重新來尋找、揣摩、創造出自己的力量

網路直播課逼著我們練習培養專注的傾聽能力與技巧,聽老師的指令與說明,最後也還是要聽見自己身體與內心的反應與聲音。

現在暫時只能透過網路傳送的聲音影像來上課,老師這種輔具,就真的只是輔具了自己才是重點,自己才是主角

實體課比較容易有眼神的交流,不過說不定,多練幾次,我們也可以透過鏡頭,傳達更細緻的情感、情緒、關懷,給其他同樣在線上的朋友們。

而且直播課也是有直播課的特殊樂趣。上課過程我不時得盯著電腦螢幕,努力看清楚同學身體傳出來的各種訊息,看著看著,咦,畫面裡竟然就出現小貓、小狗、或者小朋友跟著互動。一個下犬式,小小朋友在一旁跟著玩,或者媽媽抱著小 baby 像舉啞鈴似的;大休息時,小貓咪就直接走上(或者跳上)同學們的肚子,也有看到小朋友就過來靠著媽媽一起睡,有的貓咪和狗狗根本就大搖大擺有夠大方直接從鏡頭面前晃過去。然後咧,我就忘了有攝影鏡對著我的臉,不由自主地傻笑起來了。

這段期間,我們就暫時在線上見,希望能夠儘快回到實體教室,現場聽見同學們此起彼落的歡笑聲。

[延伸閱讀]

老師也不過就是一種輔具
用手指來閱讀肋間
真正神祕力量的根源:天天練習
傾聽身體的需求

珍惜那些無法線上再現的體驗

雖然我馬上就要推出收費的線上課程(今晚 5/29 會公告在網站臉書、以及Line(Line ID: kt-lab),但是我心裡有些看似矛盾的話,實在很想簡單說說,尤其是在疫情看起來還相當嚴峻的這段時間。

每個人大概都歷經過一些非常美好的體驗。那種美好的體驗,會在自己身心深處刻劃下最特別的印記。有時候是當下莫名所以、無比強烈的情緒張力、全身的汗毛都立了起來。有時候光是一兩次這樣的體驗,就足以讓我們一再回味,甚至成為日後面對痛苦、磨難時,在心裡幫助自己繼續走下去的重要支柱。

這兩個星期長時間待在家裡,我心裡面不時會浮現出以前在山裡的回憶:踩在杜鵑林柔軟的泥土上,雙腳接收到地面傳遞回來的柔軟觸感,讓自己的嘴角不自覺上揚;停下腳步、蹲低下去看著一簇一簇還叫不出名字的小花小草苔蘚蝴蝶小蟲、甚至常常不過只是一片樹葉或者林間的光影,都讓人自然而然暫停了呼吸,說不出話;站上稜線或者山頂的一瞬間,因為視野突然開闊,整個人胸腔、軀幹裡飽滿的悸動;靜靜地靠在大樹上、坐在石頭上,聽著樹梢上畫眉鳥或者白頭翁的鳴唱、天空傳來大冠鷲獨特的哨音,風一吹來,山棕葉搖動的聲響,伴隨著各種或淡或濃的花香。

再強的活動設計包裝、再厲害的科技輔助,就是不可能再現出那樣美好的體驗。

一杯咖啡的香味、落喉的過程無法線上再現,音樂會現場的感動無法線上再線,手握著手、緊緊擁抱所傳遞的溫暖,所有這些美好的體驗,都無法透過網路,在電腦、手機的螢幕上再現。

我當然也會不時想起在教室裡和同學們對話的片段,幫這個同學那個同學調整動作,上課前下課後,提著同學的手臂輕輕搖晃、鬆一鬆肩膀,面對面直接的眼神交流,有太多的事就是沒辦法藉由電子數位訊號而複製、再現。

這些日子我常常一大清早就到自家頂樓練習不同的鬆身手法、種種伸展的變化、站椿、拜日式、呼吸調息等等。有一次緩緩兩手往上舉高,仰頭一看,藍藍的天空、四散的雲朵、還沒變得太毒辣的太陽,一瞬間雄雄感動得要落淚。

現在我們還有線上活動可以輔助生活所需,當然要心存感激。但也別忘了那些無法在線上再現的美好體驗。如果行有餘力,請大家能夠多多支持創造出這些美好體驗的人事物,讓他們能夠繼續存續下去。

[延伸閱讀]
當暴風來襲時
抓愈緊,感覺愈模糊?
親身體驗過,就會一直看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