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有多重?

「無常」早就是流行語了。流行到每個人都可以隨時隨地脫口而出。流行到這個字眼似乎也沒什麼特別的力量了。或許這樣也好。

(建議以全螢幕模式觀賞)

Despite their great size and age, their lives span out in much the same way that a living creature’s does: They have a beginning, a middle, and an end, and as such, the life of a mountain mimics our own — it is a life that carries the weight of being and anticipation of sadness that one day things will change.

儘管山有著千仞的巨幅身形,有著近乎無疆的悠久年歲,山的生命歷程也和一般的有情眾生一樣:有初始,有中段,也有終結。山的生命就像我們的生命:承載著存在的重量,以及事物必然會變遷的傷悲。

這是藝術家 Temujin Doran 拍攝的紀錄片 The Weight of Mountains

有的生命的時間尺度是幾分鐘或者幾天,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也有的生命是以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甚至更緩,更久。而不論時間尺度如何拿捏算計,所有現象,總是逃不過變遷的法則。只是有些時候,我們一心痴痂想著,說不定,這一次、這個對象、這件事、這樣的狀態,可以一直一直就這麼持續下去。

山也無常,只是得靜靜地,慢慢地看,才能觀察得到。

這樣非常讓人傷悲嗎?不一定的。

山本身的重量或許非常驚人,但只要我們不企圖去把山舉起來,對我們來說,山可以不是那麼沉重的

什麼是「進階練習」?

這年頭,最紅的社交媒體是 Instagram,一堆瑜珈老師動輒有個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的人 follow,每天都貼出各種帶著優雅自信的微笑、挑戰人體極限的動作。

在陽光海灘上單手手倒立順便雙盤蓮花,在名勝古蹟前把腳掛到脖子後面,穿著比基尼、睡衣、或者高跟鞋下腰超級深的後彎去抓自己的腳跟小腿甚至大腿後側。這樣子,就是瑜珈的「進階練習」了嗎?

要做到這些高難度動作,的確需要不少條件:「精進」而且持續的練習、自我的紀律與要求,還有天生的骨骼、韌帶、肌肉等因素能配合得上。例如說,韌帶的保護力量不足,因此可以比較輕鬆地讓關節的可動範圍變很大。

但這些高難度動作的完成,就代表了「進階練習」嗎?

在漫長的練習過程中,我們都需要得到一些鼓勵或者誘因,讓自己繼續練下去。像是看到困難的狀態呈現在眼前,但是可以不畏挑戰,堅持下去,找方法、嘗試不同的可能,反覆鑽研;這樣的學習過程,提供了樂趣,也提供了滿足感,或是「完成挑戰的成就感」。

鼓舞的力量也可能來自別人羨慕的眼光或者讚美。聽見別人說,「哇,你好厲害哦,這麼難的動作也做得到」,「沒有啦,這沒有很難啦,我才兩個月(兩年)(十年)就練成了說」。

我自己練到兩三年時,心裡也不時會想,「嗯,我這樣子,應該算是『資深』的練習者了吧,我應該要更努力去練習那些還做不到的動作」。課總是挑 Level 2 的、「進階」的上。反覆、基礎、簡單的動作,有些時候也常常讓自己不耐煩,覺得「暖身夠了啦,老師趕快帶我們進到難一點的動作吧!」

再經過好一段時間,有些動作怎麼練也練不成,逼得我自己停下來思考「為什麼」。為什麼我會做不到這些動作?為什麼一定要做這些動作?為什麼這些動作的順序非得如此安排?為什麼這些動作只能這樣子的方式進入、停留?為什麼一定要做這些動作?

這些思考當然會帶回到《瑜珈經》2.46 那句名言:

shtira sukkhan asanam

穩定、舒適,體位法。坐得輕鬆自在而且安穩。

慢慢的,在教室裡看多了同學們的練習,明白了一些道理。有些同學儘管能夠順利進入非常深的後彎、或者劈腿(直劈或者橫劈),他們也可能全然無法體驗到自己胸椎開展的感受,或者分辨大腿內側肌肉與韌帶的不同體感。這應該不太算是「進階練習」吧。

我也曾在教室裡碰過才剛練習不到半年的同學,在每個動作裡,都全神專注在自己的呼吸上,專注在自己的身體上(是的,同學們,老師上課時除了看你們的肢體動作,神情的狀態,也是看得一清二楚的啊)。臉上、整個人自然而然浮現出一種全然在此刻的滿足(雖然腿可能很痠)。

這種狀態,讓我看了都覺得非常感動。

所以咧,那到底什麼才是「進階的練習」?對我來說,有一個非常簡單的標準:有沒有聽力。是的,就是聽力。

在課堂上,聽得見老師的指引,聽得見自己的呼吸,聽得見自己的身體、腦子、情緒、精神。聽得見之餘,甚至慢慢到達聽得懂的層次。

下次來試試看「進階練習」吧(不管課的名稱是叫「基礎課」或者是標上 Level 2-3 都好)。記得,練習的過程,留意一下這些事:

在動作的練習過程中,能夠覺知自己的呼吸狀態,並且照顧好呼吸的品質;

能夠愈來愈清楚自己伸展的部位、使出力量或者帶不出力量的部位、能夠放鬆或者還不能放鬆的部位;

在動作停留的過程中,察看自己的意識,是在想著「更深、更遠、更難、更挑戰」,想著上一次、下一次的練習,想著剛剛已經過去的動作、等一下即將要進入的動作,或者能不能真的停留一下,停留在感受自己,感受自己包括肢體、呼吸、情感、思緒等不同層次統合起來的自己。

然後,我相信,你也會看到自己臉上浮現出自信、優雅、滿足的微笑。

鍛煉相反方向的力量

世界真複雜。我們得訓練自己,能夠有能耐適應這複雜的世界。有一種可能的方式,是練習發展出讓身體、精神能同時作用在不同方向,甚至是相反的方向。讓這些不同、相反方向的力道彼此之間找到平衡,進而化解掉複雜結構裡的緊張壓力。

例如戰士一 Worrior 1 Virabhadrasana 1的底層結構:


(Picture source: Leslie Kaminoff / Amy Matthews, Yoga Anatomy)

以腳掌來說,前面的腳,重點在腳趾頭的趾球(toe mound)往下紮根,而後面的腳,重點在腳根下沉穩定。

以膝蓋來說,前面的膝蓋要彎,或者屈曲(flex),方向是向前,後面的膝蓋要直,或者伸展(extend),方向是往後。

以髖(hip)來說,前腿這一側的髖要穩定地往後,而後腿這一側的髖,則是要往前推移。

這樣的練習,在瑜珈的世界裡,稱之為 Pratikriyā Bhāvana,pratikriyā 指的是相反的力量,bhāvana 就是培養、練習(附帶一提,「靜坐」的練習,在梵文裡用的就是 bhāvana 這個詞)。

彷彿有點像是多工(multitasking)的訓練。我們同時讓前腿彎曲,後腿伸直;前腿這一側的膝蓋彎曲,往前,同時這一側的髖要往後。後面腿這一側的膝蓋伸直,而髖則是要往前。

在戰士一這個動作,就如同在這複雜的世界裡一樣,我們同時要面對相反的張力,不停地在既要往前又要往後的衝突之間,想辦法建立起一種動態的平衡。

不能只顧前腳,不能只想著後腳。不能只有一味地往前衝,也不能永遠只守著穩定的大後方不想、不願意動一動。開始往前衝,就要小心,即使在往前衝的過程裡,仍要細心留意,往前衝的力量裡,還是要能包容一部分往後的緩衝空間;穩定的後備根源、地基,也得隨時有些可以探出頭、向前出發的試探或準備。

這樣的動態平衡,說不定就可能回過頭來緩解掉結構(戰士一的結構、日常生活世界的結構)所帶來的緊張與壓力。

碎形的世界觀

Fractal_Broccoli

仔細看看這顆花椰菜,它的尖端,它的每個小單位和大單位,幾乎都是同一個模子刻出來的,尺度或大或小,形狀都差不多。小單位裡的結構,和大單位裡的結構,和整體的結構,都是依著同樣的原則形塑而成。

這就是所謂的「碎形」(fractal)

一個粗糙或零碎的幾何形狀,可以分成數個部分,且每一部分都(至少近似地)是整體縮小後的形狀。
不論事物的大小,不論觀察視野的遠近,碎形裡的複雜形態,幾乎完全一模一樣地重覆著。

瑜珈老師 Gregor Maehle 指出,瑜珈練習的背後,也是一樣的原則:

舉例來說,體位法(asana)的練習,只有在結合 bandha(能量鎖 engergic lock)、瑜珈式的呼吸(yogic breathing)、視覺焦點(drishti)、執持(dharana)等原則時,才算有效。我們在深入探究呼吸法(pranayama)時,也可以發現一樣的模式。呼吸法的練習,必須結合體位法,同樣也應用能量鎖、視覺焦點、梵咒(mantra)(聲波)、身印(mudra)(能量印 engergic seal)等原則。而當我們再繼續更深入 pratyahara (感官收攝)(不受外在刺激的影響),仍然適用同樣的原則。感官收攝必須配合各種瑜珈的輔助原則才能達到,應用能量鎖、身印、梵咒、視覺化等原則,在體位法、呼吸法的練習過程中執行完成。當深入到瑜珈的第六支,感官收攝,執持(dharana)(精神專注於一處)就能顯現。執持和體位法、呼吸法、感官收攝一樣,也是靠著應用梵咒、專注於脈輪、能量鎖、身印、視覺焦點等等原則才能完成。瑜珈練習的最後兩個面向,靜慮(dhyana)和等持(samadhi,或譯為三摩地、三昧)也是一樣,只是再一次更深入到這些顯現同樣模式和細節的瑜珈技巧裡。

Maehle 老師用了很多的專業術語,可能有點讓人摸不著邊。我們也可以從更簡要的方式來看。

《瑜珈經》裡對於體位法的練習原則有非常扼要的描述:sthira 和 sukha,穩定和舒適。如果我們依照碎形的世界觀來看,這些原則應該同樣也可以應用到呼吸法、靜坐的練習。

表面上看,這些說法的背後,似乎隱含了一種發展的順序:體位法 —> 呼吸法 —> 靜坐。(或者像是瑜珈八支的練習次第。)不過回到碎形的想法裡,事物的尺度、觀察者的角度,其實都不影響這些結構、模式。就像這些冰的圖像,何必非得規定,一定是誰先誰後,誰模倣誰呢?

Frost_patterns

即使有先後、次第的關係,重點還是在於,在體位法之前(或者之後)、在靜坐之後(或者之前),還有每天日常的生活啊。

「呼吸:身心間的橋樑」工作坊

workshop-breath

進度報告:名額已滿!

常常呼吸不順、胸悶、上氣不接下氣,甚至有時候「忘了呼吸」? 日常生活或者練瑜珈的過程,有哪些技巧可以幫助我們順利呼吸? 有哪些壞習慣,會阻礙我們好好呼吸?

  • 「胸式呼吸」、「腹式呼吸」、「橫膈膜呼吸」、「瑜珈式呼吸」?
    呼吸的操作型定義 具體操作練習

  • sthira/sukha(穩定/舒適)的指導原則
    結合體位法的結合

  • prāṇāyāma प्राणायाम 是什麼意思?prāṇa प्राण 是什麼意思?
    調息、呼吸法的基本練習kapalabhati 練習

  • 不同層次的呼吸:能量的流動
    全身的呼吸

  • 靜坐裡的呼吸
    觀照呼吸,觀照思緒

時間:2016.01.09 星期六 下午兩點到五點

地點:KT Lab 身心實驗室(台北市新生南路一段165巷8-3號2樓)

費用:1000元 舊生800元,兩人同行1500元

六人以上開課,上限十二人。位置有限,額滿為止!

意者請來信報名。

(可以直接到教室繳費,或者來信詢問轉帳資訊。) (繳費完畢才算完成報名哦!)